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探讨“说英语人士”(English Speakers)的汉语词汇学习是否能借助CALL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找到一条高效之路。本文援引“词汇商数”(Vocabulary Quotient)一词的概念,在本研究中将汉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再细分为词汇认读能力、词汇听力和选词能力,并对于这三个能力做进一步的描述与研究。本研究以名为"Grasp1,000Chinese Words in20hours"的软件作为实验中的CALL模式,并以CIEE(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中级(下)11名留学生以及美国卡尔顿学院来华游学的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三组:分别是实验1组、实验2组以及控制组。本研究为定性结合定量的研究,研究方法有理论知识的探讨、2次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问卷1主要是调查被试的学习动机、词汇学习风格和汉字与词汇的认知模式。问卷2则是调查被试对于CALL软件系统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改进建议。实验模式为:课堂教学+CALL模式vs.(单独)课堂教学。实验数据是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并由我们采集存档,再加上2次问卷调查的数据,最后以SPSS17.0加以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三:1.CALL模式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美国大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整体效果显著,在11个学时之后,平均进步幅度达到22.7%,而控制组只有8.4%。2.CALL模式能帮助被试在11个学时之后,汉语词汇的认读能力、听力和选词能力同时都有较大的提升,提升的情况分别达到25.8%、21.8%、29.3%,相对之下,控制组只达到了8.4%、6.7%、6.4%。3.汉语词汇水平起始点较低的学习者经过CALL模式后,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幅度。“快速扩大对外汉语词汇量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快速扩大”是本研究的特色也是核心,其关键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本研究的另一特色是整合,即将汉语词汇知识、高效学习法和CALL模式三者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