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灾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最大的自然灾害,平均每年旱灾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5%以上。如何定量地评价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对旱灾等级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951-2010年农业旱灾灾情数据和种植业数据,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中国农业旱灾灾情特征进行分析;尝试利用受灾率、成灾率、因旱粮食损失率作为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指标,以经典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逐步聚类法)对中国近60年的农业旱灾进行定量分级,将农业旱灾分为5级,分别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对应的标识分别为D0、D1、D2、D3、D4;然后尝试通过bayes判别分析及实际旱灾统计年份对分级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中国农业旱灾等级标准,实现对中国农业旱灾等级的定量分级。主要结论如下:(1)近60年来全国农业旱灾灾情呈加重趋势。全国农业旱灾受灾、成灾、粮食损失均呈10年际扩大趋势。与前30年相比,近30年来受灾面积扩大了21.7%,成灾面积扩大了75.0%,同时因旱粮食损失量增加了207.0%。(2)农业旱灾向我国北方和西南偏移,中部地区农业旱灾减轻。与前30年相比,近30年来,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农作物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的比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受灾面积分别扩大63.8%,55.4%和32.6%,成灾面积分别扩大43.1%,36.3%和19.8%;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受灾面积分别缩小14.0%,29.4%,成灾面积分别缩小6.2%和36.6%。(3)全国农业旱灾等级划分中,选择综合农业旱灾指数(CI&Cq)及受灾率(Ia)作为农业旱灾等级划分指标。与实际统计年份相比,各类指标的分级效果顺序为:综合农业旱灾指标(CI&Cq)>受灾率>成灾率≥因旱粮食损失率。全国及区域尺度上CI&Cq及受灾率分级结果如下:全国受灾率(Ia)分级结果中,D0至D4间各个等级的农业旱灾阈值分别为0<Ia≤7%,7%<Ia≤13%,13%<Ia≤18%,18%<Ia≤23%,Ia>23%;根据受灾率和成灾率的权重90%和10%,确定综合指标CI指数。分级结果为0<CI≤6%(D0),6%<CI≤13%(D1),13%<CI≤18%(D2),18%<CI≤23%(D3),CI>23%(D4);区域农业旱灾等级划分中,通过各个区域受灾率和成灾率的方差分析,将我国分为北方(东北、黄淮海和西北)和南方(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两个显著不同的地区。最终,区域尺度上的农业旱灾判别标准如下:区域受灾率(Ia)分级结果为0<Ia≤6%(D0),6%<Ia≤13%(D1),13%<Ia≤22%(D2),22%<Ia≤36%(D3),Ia>36%(D4);区域Cq指数确定过程与全国CI指数相同。Cq判别标准为:0<Cq≤6%、6%<Cq≤12%、12%<Cq≤20%、20%<Cq≤32%、Cq>32%,分别对应D0、D1、D2、D3和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