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的文化词语因其内容含义非常丰富并且难以理解而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要通过汉语国际教育来推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中的传播,研究文化词及其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以缅北地区使用较为广泛,北京华文学院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修订版)系列教材和缅甸东枝兴华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缅甸东枝兴华学校基础汉语教材《汉语》(修订版)中的文化词语结合该校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情况,课堂观察,采取问卷调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了解该系列教材中文化词语分布的概况以及特点。了解该校的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情况,分析该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对中华文化的教学与传播存在哪些影响。设计汉语实践课,通过分析汉语课堂教学,探讨适合该校的文化词语教学的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的习得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给缅北地区汉语文化教学与传播带来积极影响。缅北地区的华人一直都有学习汉语与传播中华文化的传统,因此大多数当地的华人汉语水平比较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与掌握程度也比较高。另外,缅北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华校使用的教材存在比较混乱复杂的现象。部分学校同时使用来自中国台湾,汉办,教师自编教材三方面的教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该校的教材使用并不充分,这对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造成不良影响。从汉语课堂实践中发现,直观法、情景法和定义法在汉语课堂文化词语阐释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从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兴华学校学生对《汉语》教材中华文化词语的掌握程度良好,这跟《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主要是知识性的文化词语有关,但对其中的成语俗语、传统建筑、历史人物与典故这几部分的文化词语的习得存在词义理解错误,词义理解混淆等问题,造成学生文化词习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水平普遍不高,教材使用繁杂的原因,也有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自身情况和当地实际情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