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血必净对严重烫伤家兔早期EF-1、NO及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严重烧伤后全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是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防治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血浆渗出丢失的方法,只有根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大量补液来弥补液体的丢失。   微循环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是导致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机制之一,微循环的基本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早期血管收缩和血浆渗出,灌流量减少;2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壁内皮细胞损害,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丢失,加重循环血量的减少;3,休克反应中晚期微血管扩张,血管容量增加,有效循环量进一步减少;4.由于血浆丢失,使血细胞比容增加,细胞容易聚集。   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改善烧伤后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方法,以期通过减少液体丢失而延缓休克发生的时间,减少休克期补液量,改善脏器组织水肿。本研究拟采用家兔30%TBSAⅢ度烧伤模型,观察严重烫伤早期给予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对ET-1、NO及TNF-α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为参麦、血必净应用于改善烧伤后机体早期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本实验共使用32只成年健康家兔,雌雄不拘,雌鼠未孕。烫伤对照组:8只;假烫伤组:8只;参麦组:8只;血必净组:8只。   2实验前准备:体重,编号,致伤面积为30%,画出背部占体表30%的致伤范围,脱毛面积约为40%。8%硫化钠脱毛备皮,生理盐水洗净。   3家兔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复制:用速眠新麻醉家兔,麻醉成功后,将家兔背部浸入恒温水浴盆(92℃)中20s达Ⅲ度烫伤,伤后迅速脱离热源,保温。伤后即刻对大鼠进行复苏,复苏成功后,模型复制完成。   4抽血时相:按烫伤即刻,烫伤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5个时相点抽取家兔颈静脉血液。参麦组和血必净组分别给予参麦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2ml/kg加入等渗盐水至20ml滴注,每日3次,连续两天,然后按时相点抽血。   5.检测指标:所采得的全血予离心(1500r/min,10min),取上清液,所得血清放置于-70℃冰箱内保存,待所有标本采集完毕后,再统一检测指标。分别检测各时相血清内的TNF-α、ET-1、NO的浓度,从而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烫伤早期ET-1、NO及TNF-α的影响。TNF-α、ET-1的检测采用ELASA法,NO的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6.实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组间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检验,其中对于方差齐性数据采用方差齐同条件下的t检验,方差不齐数据采用方差不齐条件下的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1.ET含量的测定:烫伤对照组、参麦组和血必净组伤后血清ET-1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参麦组、血必净组增高幅度较烫伤对照组慢,12小时相点三组ET-1均达最高;而在24小时和48小时,参麦组、血必净组分别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NO含量的测定:在6小时烫伤对照组、参麦组和血必净组NO水平均达到最高;而在24小时和48小时,参麦组、血必净组分别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ET/NO比值的变化:烫伤对照组、参麦组和血必净组伤后血清ET/NO比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12小时三组ET-1/NO比值水平均达到最高;而在48小时,参麦组、血必净组分别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TNF-α含量的测定:烫伤对照组、参麦组和血必净组伤后血清TNF-α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参麦组、血必净组升高幅度较烫伤对照组慢,在12小时烫伤对照组、参麦组和血必净组TNF-α水平均达到最高;而在24小时和48小时,参麦组、血必净组分别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均能通过降低严重烫伤家兔早期血浆ET-1、NO、TNF-α的水平,优化ET/NO比值途径,改善严重烫伤家兔早期微血管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检测严重烫伤家兔早期ET-1,NO,TNF-α水平及早期应用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严重烫伤后机体早期微循环障碍及血管通透性增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PI3K/AKT/mTOR通路异常发生于大约70%的卵巢癌病例中。mTOR通过组成两个不同的复合物(mTORC1和mTORC2)执行它的功能。mTORC1对营养物质的反应敏感,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mTORC2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其中胰腺导管腺占85-95%。该疾病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因而预后极差。胰腺癌的一年生存率约为18%,5年生存率仅为1.2-6%,总体治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e)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1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远期表达变化的影响,从神经可塑性方面探索葛根素对新生鼠HIBD的保护作用,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 HIBD模型的制备:清
研究背景: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内源竞争性抑制剂,它可使内皮NO合成减少,造成内皮功能紊乱。内皮功能紊乱先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
目的:   1、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ecombinantVibriovulnificushemolysin,rVvhA)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细胞毒性作用。   2、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第一部分AdBMP10、AdBMP13及AdGFP的扩增以及C3H10T1/2干细胞的感染目的:利用HEK293细胞的扩增收集得到高滴度腺病毒,AdBMP10、AdBMP13以及AdGFP感染C3H10T1/2干细胞使之呈BM
目的:了解新疆朝觐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分别与血细胞参数间关系,探讨血细胞参数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肪肝的防治意义。  方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肥胖的关系。  方法:根据2007年WHO亚太地区成年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以体重指数(BMI),将80例初诊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