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是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促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该项政策长期顺利的实施,促进民族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转变民族地区人才结构,对民族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构建区域经济稳步持续发展。云南省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教育、科技、经济、金融、文化等各项事业比较落后,属于后发展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目前只有云南大学一所“211工程”大学,没有“985工程”大学。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通过知识来加强劳动者技能,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适应性开发,是全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同时云南省也是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对云南少数民族人才的开发将有利于东南亚对外贸易经济圈的发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的出台,十年来为云南省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该项政策正逐步向着成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该政策在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云南省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培训基地部分骨干生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针对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为完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