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技术标准制度——以数控机床技术标准为分析对象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国内外出现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因此,研究技术标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学领域中,对于技术标准制度研究有很多。不过,技术标准制度和普通的法律制度不一样,普通的法律制度没有很强的技术性,仅仅是对人与人之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而技术标准制度说到底就是技术规范,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技术标准所构成的整体,几乎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技术性特别强,主要是各种量化的规程和数据。在技术标准法学研究语境下,标准就是制度,制度就是标准,技术标准就是技术标准制度。技术标准先进了,技术标准制度就先进。技术标准存在缺陷,技术标准制度就存在缺陷,离开技术标准研究技术标准制度无疑是窄洞的。  数字控制机床是综合应用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了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数控机床技术标准制度的专项研究还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选择了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技术标准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切入口,对我国技术标准制度进行分析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三章:  第一章着重研究技术标准的一般理论。其中,第一节系统地介绍现行的各种技术标准的定义,对本文巾所使用的技术标准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从技术标准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划分技术标准的发展阶段;第三、四、五节分析技术标准的分类、特征和作用,特别是重点研究了技术标准的宏观作用和微观作用。  第二章着重研究我国数控机床领域技术标准制度。其中,第一节集中研究我国技术标准制度及其成因分析;第二节研究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标准情况;第三节着重分析我国数控机床标准存在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标准存在的缺陷实际上就是技术标准制度存在的缺陷。比如,我国技术标准制度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第一,技术标准制定主体制度不合理,企业并非制定主体;第二,技术落后,技术标准制度才比较落后;第三,技术标准制定的策略不到位,没有将专利技术纳入其中;第四,国外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做好专利布局,这也构成我国相关标准制度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等等。  第三章研究完善我国数控机床技术标准制度的各种对策。包括企业应当成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恰当的作用,以及制定正确的标准策略,加快标准人才培养等等。第三章所论述的各种对策,是完善各种技术标准的制定机制,提高技术标准制定的策略水平。这些对策说到底都是在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制度。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控机床技术标准的起草单位、归口单位,数控机床知识产权人的分布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得出我国技术标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着眼点就在于通过对数控机床技术标准进行具体统计、分析,研究数控机床技术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管窥我国整体技术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制度的具体对策。避免技术标准法学研究巾常见的一些毛病,这就是缺少实证,从理论到理论,在众多概念中荡秋千、翻跟斗。  总之,本文以数控机床领域出发,研究的技术标准制度,其实就是各种具体的技术标准。标准的缺陷就是标准制度的缺陷,完善标准的对策就是完善标准制度的对策。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是维护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执政党掌握政权并巩固执政地位的精神文化支撑。因此,统治阶级总是要凭借政权的力量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向人们宣传、灌输本阶级的思想
现有的医疗纠纷大部分是由于手术引起。手术同意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法律制度,对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防止医疗权力的滥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大背景下,这项制度有时却被曲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医疗机构中手术同意书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明确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分析手术同意书制度的缺陷,从而不断完善相关规定,明确医患双方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本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
民事执行是保护公民权利的终局环节,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执行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执行方面的研究,不断的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行政是世界的发展潮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渐发育成熟及中国的成功入世,创建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人们所认同。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