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实践表明,聚合物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大庆油田聚驱年产量达到1110万吨,占总产量的1/4,已连续七年超过1000万吨,为大庆油田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庆油田受沉积环境影响,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高、低渗透层差异较大。在笼统注入聚合物驱方式下,存在着高渗透层无效循环严重、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的矛盾。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实现分层注入,即通过限制高渗透层注入量、提高低渗透层注入量,保证注入流体以活塞方式均匀推进。但对于聚合物溶液这种粘弹性非牛顿流体,如果采用常规水驱分层注入技术(即通过减小过流面积来形成节流压差、控制注入量)进行分层注入,存在着粘度损失率高(40~70%)、影响驱替效果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开展了对聚合物驱分层注入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油层的特点,形成了两项核心技术,即聚合物驱同心分注技术和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聚合物驱同心分注技术,适合于单层注入量大的一类油层,可实现2~3层聚合物分注。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适合于层间矛盾更大的二、三类油层,可实现多层聚合物分质注入。通过实现分层分子量的调节,可缓解由于低渗透油层对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差而造成的低渗透油层堵塞问题。1、聚合物驱同心分注技术。研制了流线形环型降压槽的同心配注器,实现对注入压力的控制,满足(20~150)m3/d注入量要求,最大节流压差达到3.0MPa,对聚合物溶液最大粘损率小于4.0%。到2008年底,应用757口井,连通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2吨,含水下降1.4个百分点,累计增油96万吨。2、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实现分层分子量及分层注入量的双重控制,使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趋于合理。分子量调节器采用机械降解方式实现聚合物分子量的调节,在50m3/d流量范围内,可将聚合物分子量降低(20~50)%,最大节流压差1.5Mpa。通过驱油实验确定了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与油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并创立了聚合物溶液在分子量调节元件中流动的节流压差和粘损计算模型。压力调节器控制压差达到3.5MPa,单层控制流量70m3/d以内,粘度降解率小于8%。到2008年底,应用114口井。分质注入后,与正常分层注聚井对比,厚度动用比例由85.9%提高到94.9%,分质井组含水下降幅度比全区见效井高7.1个百分点。与笼统注聚井组对比,连通油井含水下降14.5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日增油3.5吨,累计增油2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