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蕴,从美学史的角度上言之,“真”与“美”密切关联。作为美学范畴的“真”,既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美”的本体,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学界对美学范畴“真”之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鉴于此,本文以“真”的汉字本义为研究起点,从思想渊源、历史进程、内涵辨析、价值体认等方面展开,系统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真”。第一章从汉字“真”的本义出发,通过道家之“真”和儒家之“诚”“情”来追溯先秦“真”观念之哲学意涵。先秦“真”观念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具有本体之“真”、本性之“真”、认识之“真”、审美之“真”等多重意蕴。第二章梳理美学范畴“真”之形成与发展历程。两汉是范畴“真”的哲学延续和美学酝酿期,《淮南子》旨近老庄,融摄诸家,延续了道家的自然本体之“真”;王充的“真美”批判谶纬神学下的虚妄之言,在文艺作品上极力要求真实、有用。魏晋是“真”范畴的美学突破期,不再受道德和实用观念的束缚,强调自然之美,主体任情之美。唐宋金元是“真”范畴的发展期,主要从诗、画两个角度探讨各自的真美宗尚。明清至近代是“真”范畴的总结期,主要论述明清诸家以“情”为中心,针砭时弊恢复诗文的抒真情传统,以及王国维将传统诗学中的情景之“真”与哲学、美学之价值体系相关联的境界之“真”。第三章是“真”范畴的内涵辨析。以“真善美”关系以及中西之“真”差异为切入点,最终梳理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真”的真实无妄、本色清新、自然本性三重意涵。第四章探讨“真”范畴的双重属性和现实意义。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真”既是建构性的范畴又是鉴赏性的范畴。审美鉴赏性侧重对“真”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风格的描述,建构性则是历史的建构以及相应的艺术理念,终极价值的确立,这对于美学学科以及现实人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