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妻,男同性恋的妻子。同性恋研究已蔚然成风,但同妻研究却寥寥无几。中国同妻数量庞大,预计在1000万以上,其社会身份具有隐匿性和分散性,媒介成为受众认知和建构同妻形象的主要渠道。社会文明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社会和风险流动社会,大众应该用客观、宽容的视角重新审视媒体报道中的同性恋、同妻等亚文化群体形象。目前,学界对同妻群体的研究集中在医学、法学、社会学领域,传播学鲜有涉及。因此,本文开创性地将同妻研究置于媒介社会学视角下,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纸质媒体建构的同妻形象。本文从三个维度研究同妻形象的媒介建构。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同妻形象是什么样?”,为了客观、直观地展现同妻形象,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读秀报刊全文数据库”选择以“同妻”为标题的104篇有效文本,从“媒介呈现角度”、“同妻群体画像角度”、“同妻身份认同与适应/对抗角度”对全样本进行类目建构和SPSS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媒体建构的同妻形象主要集中在“无爱无性婚姻的受骗者”、“身份反抗的无力者”、“媒介功能的重度依赖者”和“弱化的非主体同妻形象”这四方面。此外,媒体主要采用“问题框架、抗争框架、责任归属框架、法制与权益保护框架”四个框架报道同妻议题。第二个研究问题是“媒体是否在时间变量、空间变量存在同妻媒介形象的宽容度变化?”历史是最好的总结者,社会宽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准之一,媒体宽容是衡量媒体发展的标准之一,在同妻形象建构中,媒体要关注对同妻的尊重、多元并存与人文关怀。本文从报道重视度、报道平衡性、解决路径指引三方面对媒体宽容做了操作化定义。研究表明,在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上,媒体的报道框架和形象建构发生迁移,有效实现议题多元化和平衡性,并将解决路径指引向维权自救和法律保障上,体现了对同妻形象建构的媒体宽容。第三个研究问题是“媒体为什么会如此建构同妻形象,媒体应该如何反思?”当下,同妻仍受到主流文化的隔离,媒体成为同妻主要的展露领地,甚至媒体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对同妻的主观形象建构。关于媒体的建构原因,本文认为原因有三:文化压迫下的同妻话语权缺失与放弃、刻板印象下的媒体报道惯习、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负面新闻偏好。针对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体现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下的客观性反思、平衡报道与多元化报道反思、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反思,推动媒体在同妻形象建构的有效传播实践。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最大供应商,其建构的社会景象会影响受众的认知。媒体在多方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要坚守媒体责任,使同妻等亚文化群体与社会公众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