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稳定、环保、无毒等多种优势,有潜力成为未来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磁制冷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具有大磁热效应及综合性能较好的磁制冷材料。室温磁制冷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Fe,Si)13基磁制冷材料因其具有巨磁热效应及居里温度连续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之一。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稳定、环保、无毒等多种优势,有潜力成为未来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磁制冷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具有大磁热效应及综合性能较好的磁制冷材料。室温磁制冷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Fe,Si)13基磁制冷材料因其具有巨磁热效应及居里温度连续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Ta和Nb的合金化及渗氮处理对La(Fe,Si)13基磁制冷材料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Ta和Nb的合金化会抑制La(Fe,Si)13相的生成,并与Fe反应分别生成第二相Fe7Ta3和Fe2Nb。La(Fe,Si)13材料的热导率随合金化程度的提高而明显提高。室温条件下,La(Fe,Si)13材料的热导率为7-8W/m K,合金化元素含量为12wt.%时,La(Fe,Si)13材料的室温热导率超过10W/m K。在新生成的第二相中固溶有大量的Si原子,可以调节基体相中的成分。在Ta合金化的实验中,Fe与Si原子总数不足13。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LaFe11.6Si1.4体系基体相中Si含量逐渐增高,超过名义成分,居里温度逐渐升高升高。对于LaFe11.2Si18体系基体相中Si含量逐渐下降,居里温度降低。LaFe11.6Si1.4的最大磁熵变和相对制冷能力逐渐降低,LaFe11.2Si1.8的最大磁熵变轻微降低而相对制冷能力小幅提高。在Nb的合金化实验中,对于LaFe11.6Si1.4体系,Fe与Si原子总数不足13,而对于LaFe10.9Co0.7Si1.4体系,Fe、Co、Si原子总数约为13。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LaFe11.6Si1.4体系和LaFe10.9Co0.7Si1.4体系中的Si都逐渐增高,超过名义成分,居里温度逐渐升高。由于大量第二相的稀释作用,最大磁熵变和相对制冷能力都逐渐下降。在673K条件下对LaFe11.6Si1.4样品进行渗氮处理,LaFe11.6Si1.4的晶格常数由11.47311A增大到+,样品成分为LaFe116Si1.4N0.01,在LaFel1.6Si1.4相的晶格中只有极少量的N原子存在,居里温度从190K升高到196K,样品同时表现出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的特征,在0-7T的磁场下最大磁熵变为18.94J/kg K。773K条件下对LaFe11.6Si1.4样品进行渗氮处理,XRD峰开始分裂,表明存在由N含量不同导致晶格常数不同的两相,晶格常数分别为11.52967?和11.79751?。样品的成分为LaFe11.6Si1 4N0.218,773K条件下N原子可以大量进入到LaFe11.6Si1.4相的晶格之中,使居里温度升高到291K,样品最大磁熵变为9.88J/kg K。相变类型已经完全由一级相变转换为二级相变。773K条件下对LaFe11.6Si1.4样品进行渗氮处理可以得到具有大磁热效应的室温磁致冷材料。
其他文献
现如今,信息数据的统计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在很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流信息的统计在商业的销售模式调整和公共事业的安全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商业方面的竞争,因此使用传统的人工经验的方式对客流状况进行统计并以此作为参考信息是不够准确的,如火车站、景区等许多公共场所在高峰时期常容易发生客流拥堵现象,对这类环境下客流状态监控不力造成的风险也愈来愈紧张。因此,统计公共场所的客流量就变成了一项现
由于二极管有二次击穿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给生活生产带来一定的不便。随着科技的发展,晶体管的时代逐渐到来,其中场效应晶体管在集成电路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某些方面可以实现二极管效应,并且具有易于集成,无二次击穿等优点,在集成电路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随着摩尔定律极限的到来,寻找新型材料去设计场效应晶体管成为如今各个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借助于载氧体,将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反应分为两个气固反应,载氧体首先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再与燃气发生还原反应。化学链燃烧具有分离CO2无需能耗、无NOx生成、减少?损失的优点。目前表明,由于还原反应器内气泡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载氧体(弱磁性Fe2O3)与燃气接触不均,引起燃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脱氧载氧体(强磁性Fe3O4)如何从还原反应器内分离出去,是提高化学链燃烧效率的
镁合金是目前金属中最轻的结构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磁屏蔽性、易回收等诸多优点,使其在汽车、航天尤其是3C等行业备受关注。然而较低的强度一直是限制镁合金使用的主要原因,而目前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向合金系统中加入特殊元素(如稀土等),进而依靠其在变形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粒子所产生的钉轧作用来细化晶粒的方式作为一种提高合金强度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实验方法对第二相粒子及外加应力对镁合金晶粒细化的作用的
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生产计划调度、车辆路径规划、控制器参数设置等多个不同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群体智能算法和进化算法应用于协助解决实际中的优化问题,其中粒子群算法因原理简单、参数少、收敛速度快等特点而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的研究重点。然而,粒子群算法在应用中存在算法无法克服局部最优、算法的多样性较差等不足,研究寻优效果更好的粒子群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源调度类优化问题的实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关口,减少下料环节材料的消耗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减排降耗有重大意义。首先,以矩形优化排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与绿色生产的角度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再从算法的角度对国内外矩形排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迁移学习及强化学习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然后构建基本的矩形排样模型,分析其工艺特点与计算难点,对启发式定位与智能定序两大模块的经典算法
光纤传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光纤倏逝场与环境物理量进行相互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用火焰拉锥、化学蚀刻、侧面抛光或激光烧蚀来暴露光纤中导光的倏逝场。通过对光纤进行拉锥,纤芯和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明显降低,从而不能很好地束缚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因此倏逝场被暴露在锥形区域周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人们对倏逝波光纤的有源和无源元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倏逝场仍是捕获和操纵微纳米粒子的有力工
自然图像的内容往往由众多主要结构及小的细节和纹理组成,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信息。然而,图像中过多的细节和纹理,有时会降低一些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性能。因此,在保留主要图像结构的同时尽可能地去除琐碎细节,是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例如,图像抽象化、显著性检测、色调映射、场景理解、细节增强等)的基本前提,也发展成为计算机视觉处理中的一个关键任务。而结构保持滤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去除图像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数字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解决方案之一。针对数字制造中OT和IT信息融合和互联互通的困难,本文基于资产管理壳信息建模的技术要求展开分析,面向制造物联网以AGV小车为研究对象,应用OPC UA技术实现通信层和信息层的融合,完成了对物理设备资产数字化的通用信息建模技术路线探索及软件实现。首先,本文基于资产管理壳的语义级通信方案展开研究,分析了应用O
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将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将光纤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具有光学测量及光纤的特点。光纤传感器因为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以及非侵入性、高灵敏度、耐腐蚀、防爆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其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光纤F-P腔型传感器因为其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可用于生化、医疗、核辐射区等特殊领域的潜在应用而成为成功的器件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F-P干涉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