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观赏珍珠相思优良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应用传统组培技术进行了珍珠相思离体快繁研究,通过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继代增殖培养基筛选、壮苗培养基筛选、生根培养基筛选,进一步应用自主研发的光自养微繁殖系统,以未生根的组培苗为材料,分析光自养微繁殖环境、光自养培养液对珍珠相思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对不同培养途径珍珠相思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和移栽成活率及培养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珍珠相思再生体系建立的新方法,为相思种苗快繁体系的建立开辟一条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珍珠相思种子离体萌发具有不同的影响;处理方法3(浓硫酸处理25 min+沸水浸泡20 min)是珍珠相思种子离体萌发较理想预处理方式,萌发率达98%。2.不同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对珍珠相思增殖率影响较大,且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处理M9幼苗生长势最好,增殖系数达3.11,研究结果表明,珍珠相思继代增殖的较佳培养基配方为:MS+BA(0.8 mg/L)+IBA(0.8 mg/L)+KT(0.2 mg/L)。3.不同壮苗培养基对珍珠相思幼苗地上部分增长量具有显著影响;接种在处理M13上的珍珠相思幼苗增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达31.387 mg/株:经结果分析得出,适合珍珠相思壮苗培养的较佳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IAA(0.4mg/L)+IBA(0.2 mg/L)。4.经过壮苗培养的珍珠相思幼苗在不同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效果表现不同:其中处理M27较适合珍珠相思的生根培养,根系质量好,生根率达81.8%。适合珍珠相思生根诱导的较佳培养基配方为:1/4MS+NAA(0.2 mg/L)+IBA(0.8mg/L)。5.不同光自养微繁殖环境对珍珠相思未生根组培苗生根效果影响不同;总体看来,光自养微繁殖环境G4、G7、G11处理根系等级较高,其中G4处理较适合珍珠相思的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7.5%;适合珍珠相思光自养微繁殖生根诱导的较佳培养环境为:基本培养基质(沙基质:蛭石=3:1)+光照模式2+CO2模式2。即以(沙:蛭石=3:1)为基本培养基质的条件下,0-3d进行暗培养,4-8d为低光照培养(2000-3000 Lx),光照时间10h/d;9-12d为中光照培养(4000-5000Lx),光照时间12h/d:12d以后为强光照培养(6000-7000 Lx)光照时间14h/d,其中0-7d微环境内CO2控制在1000-1500 mg/kg范围内,CO2流通时间8h/d;8-12d微环境内CO2控制在1500-2000 mg/kg范围内,CO2流通时间12h/d:12d以后微环境内CO2在2000-2500 mg/kg范围内,CO2流通时间14 h/d,是适合进行珍珠相思光自养微繁殖生根培养较佳培养环境。6.在较佳光自养微培养环境中,添加不同的培养液,对珍珠相思幼苗的生根影响表现不同;其中处理G22、G24根系等级高,培养液处理G24较适合珍珠相思幼苗的生根诱导,生根率达91%,结合结果分析,总体来看,在较佳光自养微环境条件下适合珍珠相思生根培养的较佳培养液为含有IBA 800 mg/L+NAA 200mg/L的清水培养液。7.在两种培养模式中进行珍珠相思生根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在光自养条件下平均单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大于在传统组培条件下生长的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分别比传统组培条件下增加9.44%、11.38%、55.5%、44.65%。8.对两种培养模式下的生根苗在不同移栽基质中进行移栽成活率比较,结果表明珍珠相思在光自养条件下培养的生根苗成活率高,且两种培养模式下的生根苗在四种移栽基质中成活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基质1(沙基质)是珍珠相思幼苗的较佳移栽基质。光自养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9.67%,传统组培生根苗达78.07%。9.对两种培养模式下的珍珠相思幼苗培养成本的比较分析得出,珍珠相思幼苗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单株培养成本差异较大,利用光自养微繁殖技术进行珍珠相思的生根培养可大大降低培养成本,有效苗单株成本降低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