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MOOC推动我国大学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为现实背景,以网络学习、非正规学习、创新扩散和技术接纳模型(UTATA)等理论为依据,从笔者在两年的MOOC学习中结识的大学生学习伙伴里选取特殊个案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和扩展个案研究的方法,讨论大学生为什么会学习MOOC;学习MOOC是否出于理性的选择;哪些原因制约着大学生学习和使用MOOC;他们是怎么学习MOOC的;学习MOOC又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分析揭示当前的MOOC学习实践中,哪些因素会促进大学生对MOOC的接纳,提出大学生MOOC学习方式的概念模型,实现MOOC有关理论的发展。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MOOC学习者的研究,关注在校大学生非正规学习领域的研究,探索MOOC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有效形式,推进和深化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基于对案例对象的访谈调查,以及笔者对MOOC学习活动的参与和观察,本文特别着眼于个案新出现的学习特征与现有理论之间的张力,归纳出如下五点结论:第一,大学生MOOC的学习方式可以被概念化为三个基本维度:学习形式、展开路径和学习形态。三个概念维度在不同学习目标、动机取向、学校背景的大学生的选择差异导致迥然不同的学习行为。第二,在MOOC与主流高等教育接轨的过程中,MOOC会进一步挤占传统课时,但是不会替代传统课程。第三,在当前我国大学的一些MOOC实践,存在不利于甚至在阻碍学习者接纳MOOC的现象。以制度的力量赋予MOOC一些“社会形象”不佳效用符号,比如用MOOC来作为挂科重修的辅导课程,造成学习者渐渐疏远甚至不愿意想别人提及在学习MOOC。第四,创新特征(有用性、易用性);个体特征(相容性);制度因素;社群因素(主观规范、同伴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大学生对于MOOC的接受,在主观上不接受MOOC的学习者,也不意味着并不会完成课程,他们是对于“强制因素的排斥”。而接受MOOC的大学生,并不意味着会完成课程,他们通常的办法是“正规学习的非正规表达”。第五,“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学习方式,即使在大学中同一学习主体身上也会出现两种学习方式的共存和转换。讨论MOOC的学习方式并不能只局限在正规学习的范围为内,当MOOC符合学习者的相容性感知,也会成为非正规学习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