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入物选择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 样本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68例,PFNA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指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为70.12±8.35min,PFNA组的手术时间为56.46±7.65min;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80.98±30.24ml,PFN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0.32±20.87ml;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的负重时间为2.78±0.34d,PFNA组的负重时间为43.54±3.79d;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术后输血量为190.32±20.58ml,PFNA组的术后输血量为80.98±18.44ml;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2%;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两组间进行X2检验,差异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2%,PFN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6.0%,两组间进行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FNA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2.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则在缩短术后负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利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及其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