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king for the Spae in Cultural Translation: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理论在西方学界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代最新的理论思潮之一。90年代初以来,后殖民理论开始被陆续引入中国,在中国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印度学者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紧密结合也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自从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文化翻译”的概念经常出现在国内外的翻译研究文章中,并且这一概念也出现在后殖民学者的研究文章中。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探讨了译者在文化翻译中如何寻求并构建“第三空间”的问题。“第三空间”是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两种文化在交流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第三空间,两种文化在此空间中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协商,因此文化差异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本文首先提出在文化翻译研究中运用“第三空间”视角的构想,详细地阐述了文化翻译研究的本质,第三空间如何与文化翻译研究结合,这一构想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为了验证这一构想在文化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一个文本翻译的分析,并提出文化-文学-语言的翻译分析模式,将传统的仅注重语言层面的分析扩展到更为广泛的文学及文化层面。
  本文通过研究,重新定义了文化转向后“文化翻译”的性质,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翻译,而是一个杂合的概念,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内涵。其次,本文理清了文化翻译,第三空间和文化差异等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即文化差异通过文化翻译的途径合理地存在于第三空间。最后,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比较完整地呈现了文化翻译中两种文化的关系,对译本起作用的三种权力,以及作为文化协调者的译者如何合理地运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