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非增强螺旋CT(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NCCT)测定患者肾结石的CT值,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结石CT值与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后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的关系,探讨结石CT值是否可以预测FURL治疗单发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接受FURL治疗的111例单发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最大直径为1-2cm,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3例,右肾结石55例,左肾结石56例,上盏结石2例,中盏结石5例,下盏结石16例,肾盂结石88例。全部入组患者术前均于我院应用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于120kV,125m As下进行平扫,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在软组织窗(窗宽360HU,窗位60HU)测量结石的最大直径及平均CT值(用Hounsfield Unit表示,简写为HU),根据测得的平均CT值分为A组(CT值<800HU,n=58)及B组(CT值≥800HU,n=53)。根据结石最大直径是否大于1.5cm将A、B两组分别分为A1(最大直径≤1.5cm,n=35)、A2(最大直径>1.5cm,n=23);B1(最大直径≤1.5cm,n=25)、B2(最大直径>1.5cm,n=28)。术前检查提示尿路感染者规范使用抗生素充分控制尿路感染,无明确尿路感染者,于术前三十分钟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采用高频率(40Hz)低能量(0.6J)对结石进行蚕食的方法将结石最大程度的粉末化。对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一个月的清石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1例患者,一个月后总体清石率为82.88%(92/11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32%(17/111)。A组平均CT值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一个月清石率高于B组(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1组与A2组相比,A1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97.14%)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A2组(82.61%)、A1组(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2组(17.39%)。B1组与B2组相比,B1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2组、B1组(88%)术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B2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2组(21.43%)。A1组与B1组相比,A1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97.14%)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B1组(88%)、A1组(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1组(16%)。A2组与B2组相比,A2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82.61%)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B2组(60.71%)、A2组(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2组(16%)。结论:1.FURL治疗直径1-2cm的肾脏单发结石,具有高清石率(82.88%)、手术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当结石直径相同、钬激光碎石功率相同时,碎石时间、术后并发症随着结石CT值增加而增加,结石清除率随着结石CT值增加而降低;当结石CT值相同、钬激光碎石功率相同时,碎石时间、术后并发症随着结石最大直径增加而增加,结石清除率随着结石最大直径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