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发展可持续城市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保持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是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影响因子的选取与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道路网作为城市骨架,其空间格局是反映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道路系统的日益完善,各地区空间界限逐渐弱化,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相应的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型生境被道路分割,破碎化日益加剧;野生动物廊道也遭到改变甚至破坏,阻碍了生物物质的交流。开展道路网影响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理解城市生态过程变化、构建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源地-廊道”分析方法,即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方法。研究道路网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关键在于量化道路网因子。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首先,分别基于核密度(KDE)的道路密度指标与基于空间句法量理论的集成度指标量化道路网因子,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间句法分析方法相较于而言核密度分析方法,能有效的表征位于路网稀疏区域的高等级道路的重要性,能有效的表征全局道路网特征。其次,建立基于用地类型赋值和叠加道路网因子赋值的两种阻力面,结合MSPA分析方法、MCR模型进行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网络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句法能有效描述道路网的空间特征,研究区平均阻力值增加15.94%,廊道长度增加37.9km,生物及物质交流耗能增加、阻力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路网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识别人为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方向,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