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单中心住院室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分析[目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亦可见于无明显结构性心脏病者。关于VT的病因调查,国外早有报道,但尚未见国内的相关资料,因此,了解我国临床实际中的住院VT患者的病因学很有必要。近年来,VT的诊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药物治疗、ICD和导管消融,随之相关治疗指南也应运而生,但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是否规范化也值得探索。[方法]:对我院2006年1~2012年12月出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的4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结构性心脏病变将所有室速患者分为结构性心脏病室速和无结构性心脏病室速,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它们的治疗方案和疗效。[结果]:基本临床特征:本研究共入选室速患者430例,结构性心脏病室速235例,平均51.8±17.35岁,男性占71.9%,单形性室速占86.2%,心功能2.2±1.0级,临床症状有心悸82.6%、气短54.9%、晕厥28.5%、乏力27.7%、心绞痛13.2%;无结构性心脏病室速195例,平均年龄为39.0±17.2岁,男性占61.8%,临床症状有心悸87.7%、气短31.8%、晕厥28.2%、乏力17.9%、心绞痛13.2%。病因构成:结构性心脏病室速患者的基础病因最常见的为ARVC,约占23.4%,其次为冠心病 23.0%,DCM20.9%,高心病 7.7%,HCM4.3%,瓣膜病4.3%等;无结构性心脏病室速以特发性室速最多见。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室速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72.8%、可达龙49.4%、CCB 11.5%、普罗帕酮20.4%;射频消融28.5%,器械治疗ICD 26.8%、CRT 10.2%。而无结构性心脏病室速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43.1%、普罗帕酮22.6%、CCB 15.4%、射频消融63.1%;器械治疗ICD 8.2%。[结论]:(1)临床上引起室速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特发性室速、ARVC、冠心病、DCM;(2)在临床实践中,室速的治疗有待规范化第二部分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索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危险因素,方便临床医生鉴别高危患者,从而减少SCD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6年1~2012年12月出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的4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结构性心脏病变将所有室速患者分为无结构性心脏病室速和结构性心脏病室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本研究显示结构性心脏病室速患者大多为高龄、男性、有吸烟、饮酒史;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OR=1.892,95%CI=1.569-2.280,p=2.280)、性别(OR=1.714,95%CI=1.165-2.610,p=0.007)、吸烟史(OR=2.129,95%CI=1.278-3.546,p=0.004)、饮酒史(OR=1.983,95%CI=1.156-3.313,p=0.009)、白细胞计数(OR=1.355,95%CI=1.133,p=1.620)、ALT(OR=1.404,95%CI=1.171-1.682,p=0.000)、AST(OR=1.507,95%CI=1.254-1.811,p=0.000)、ALP(OR=1.217,95%CI=1.0181.455,p=0.031)、Glu(OR=1.365,95%CI=1.138-1.636,p=0.001)、Cr(OR=1.767,95%CI=1.457-2.141,p=0.000)、UA(OR=1.293,95%CI=1.080-1.549,p=0.005)指标是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室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肝肾功能异常是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室速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目的]: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HRV进行分析,探究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的、有完整动态心电图资料的室速患者,以SDNN中位数113ms为界分为SDNN>113ms组和SDNN≦ 113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动态心电图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的室速患者总共504例,排除反复入院的,有完整动态心电图资料的共有26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6.6±17.6(岁),男性178例(67.7%)。SDNN>113m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9±16.9 岁,男性占 66.4%,AF 史 4.4%,DM 史 0.7%,COPD 史 0.0%,器质性室速的发生率为46%,NYHII-IV占28.5%,而SDNN≦113ms组平均49.7±16.3,男性占 56.3%。AF 史 3.2%,DM 史 7.9%,COPD 史 4.8%,器质性室速的发生率61.9%,NYHII-IV占49.2%。[结论]:(1)两组患者在年龄、HR、心电图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2)SDNN≦113ms组的年龄偏大,且NYHA心功能分级高,LVEF显著降低,器质性室速的发生率高,且糖尿病史和COPD病史也显著高于SDNN>113ms组。(3)自主神经受损可能参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且与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