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能值效益及评价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巨大,寿命期长,在其建设、维护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同时,建设项目是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的基础性的组成要素,其实施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忽视了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建设项目的研究较少,对能值效益的形成机理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能值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能值指标缺乏对系统整体实施效益的量化测度,也无法对系统未来的发展进行模拟和预测。 本文应用能值分析理论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项目效益及评价,在深入研究建设项目能值效益定义、内涵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建设项目能值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量化测度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建设项目评价建立一个新的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1.提出建设项目能值效益的理念,并建立了系统的建设项目能值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分解得到各结构效益指标的变化路径。 2.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的贮存能值变化曲线,得出建设项目能值效益的形成机理。 3.建立了建设项目能值效益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Index of Emergy Efficiency,CIEE)作为建设项目能值效益实现程度的考量。 4.在实证研究中,对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静态和动态能值效益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影响项目能值效益和结构效益指标变动的关键因素,并预测了项目能值效益的动态发展。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目前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效益评价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同时能够改善人们看待建设项目的视角,降低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促进建设项目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项目组合管理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选择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建筑业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尖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我国各行业的资源.环境.经济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使用电子信息产品的健康、安全、环保意识越来高,西方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技术标准、法规,致使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to Trade,TBT)现象不断出现,
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地震这样突发性灾害的严峻挑战。为使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极小化,应急系统的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其中应急医疗设施的选址决策对于应急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应急医疗系统为应急点提供及时、有效地服务的前提。本文主要讨论了地震灾害突发性、低发生率及灾害发生后需要各方迅速反应等特点下,应急医疗设施的选址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灾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