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已经走过了近11个年头,在这11年里,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员无不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这一瓶颈性难题而困扰。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人数逐渐增多,违约率持续攀高,对大学生的形象、高校的声誉和银行的利润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摆在人们面前。从当前的形势看,银行在治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上大多依赖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所说的征信系统。银行在完善服务细节、改革还款方式和加强教育引导等方面做得尚且不够。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要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问题,以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契机,使学生无论是在校读书还是已经毕业,时刻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时刻把诚信为人、知恩报恩作为内心的道德律令。这就对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育人功能,构建科学的国家助学贷款信任与约束机制,防范和杜绝学生失信行为的出现,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及其治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是介绍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公共效益与现实困境。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及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中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其提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不断攀高这一瓶颈性难题。第二部分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从学生、银行、学校、家庭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身五个方面进行了归因,指出了多维因素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具体影响。第三部分提出了治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基本原则,并对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高校的经验进行了借鉴。第四部分以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为案例,介绍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治理上的行动选择,通过高校实践,构建了可行的国家助学贷款信任与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