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化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而在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国家的地位、主权、职能等成为了最富争议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是否需要国家,是否需要一种国家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外各种国家理论的复兴及其表现出来的理论优势,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萃取,成为摆在我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自己的国家理论进行系统化阐述。他关于国家理论的论述大多散落在一些政治学、哲学著作当中,而这些著作有的是针对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历史事件所做出的评论,有的则是同某一政治理论派别进行辩论的产物。本文尝试对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作进行梳理,理清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同时,尝试分析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提出及其形成轨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当代价值三部分对文章进行系统阐释。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马克思国家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和形成轨迹。西欧各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提高,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凸显出来,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产生的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这是马克思国家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他的国家理论既有对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国家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又有对当时盛极一时的黑格尔国家理论的扬弃,同时吸收了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国家理论的合理部分。通过马克思所写的一系列的政治学和哲学著作,可以梳理出这一理论体系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第二部分,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归纳,分析出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首先,较为详细地梳理了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起源与本质的思想、国家职能与异化的思想、新型民主的思想、意识形态思想、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想、民族国家与国家消亡的思想。然后,进一步归纳出其基本特征。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根本特征——批判性;马克思国家理论的重要特征——人文性;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突出特征——科学性。第三部分,是全文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马克思国家理论与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析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首先,马克思国家理论对正确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的启示。全球化作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已经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运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主权存在的合理性,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政治职能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未来走向。其次,马克思国家理论对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以马克思国家理论为基础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述:国家职能转变、政党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协调好国家治理体系主体内部之间的关系。最后,马克思国家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冲击,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国家理论指导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本文以马克思国家理论为研究对象,深刻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不同时期马克思的国家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归纳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对于我们分清当前国际国内大势、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