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豆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大豆既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的一种。我国自1996年开始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2000年以来进口量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大豆的产量停滞不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压榨业、畜牧业和饲料等行业的迅速壮大,使得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量突飞猛进,供需的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是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随着2015年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进一步强化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改革也就成为了当前的重点。大豆作物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本文在我国大豆贸易格局逆转的前提下,依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倡导的新形势,继续深入研究我国大豆贸易。主要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为基础,结合经济周期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市场供求等相关理论,研究我国大豆贸易发展的基本现状、特点及大豆主产国和主要进口国的贸易格局。大豆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剧烈波动,单产增速缓慢,对大豆及其制品的需求在逐步增加,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中国大豆贸易格局的因素,包括生产、供求、价格、进出口量以、政府相关政策及大豆的品质和安全等因素。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定性分析影响我国大豆贸易格局变化的因素。价格并不是影响大豆进口贸易的决定性因素,大豆的产量与进口量呈现高度负相关,豆粕和豆油的需求是影响大豆的进口量的主要因素,大豆的相关政策是影响大豆进口量的主要因素。大豆的生产成本对种植面积有负的影响,大豆的短期供给弹性非常低,对价格的反应程度非常迟钝;大豆的播种面积对生产成本的反应程度是非常灵敏的,从决策制定到计划实现存在时滞性,进而影响大豆的出口。最后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政府应该提倡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对大豆的出口,发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产业方面,应该提高大豆产业的重视度,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大豆的战略储备制度,完善大豆收购价格。大豆企业要积极培育优质大豆,调整大豆生产结构,提高大豆的技术含量和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