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水中过量繁殖的藻类会对饮用水处理工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原水中藻类大量滋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饮用水处理中,特定的工艺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水中过量繁殖的藻类会对饮用水处理工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原水中藻类大量滋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在饮用水处理中,特定的工艺运行条件可能会在处理构筑物中造成有利于某些藻类生长的小环境,从而出现藻类异常增殖的现象。本文从藻类营养及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工艺运行情况探讨了某水厂工艺流程中四角角星鼓藻异常繁殖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及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给出了操作方案。四角角星鼓藻(Staurastrum tetracerum Ralfs)是一种真核微生物,属绿藻门双星藻纲鼓藻目鼓藻科角星鼓藻属,一般生长在贫营养到富营养的稻田、池塘、湖泊、水库和沼泽中,在国内外广泛分布。Fe 3+含量对四角角星鼓藻生长影响实验表明,当水中Fe 3+浓度为0.5~2.0mg/L时,四角角星鼓藻具有较快的增殖速率。不同Fe3+浓度下多种藻类混合培养实验表明,在较高的Fe3+浓度条件下,四角角星鼓藻的增殖速率明显大于其他藻类,而当Fe3+浓度较低时,四角角星鼓藻几乎无法生长。实验表明,水中一定浓度的Fe3+可使四角角星鼓藻获得竞争优势。这与使用FeCl3作为混凝剂的某水厂的排泥水回流池中四角角星鼓藻异常增殖并成为绝对优势藻种的现象是相符的。预氧化实验表明,与其他藻类相比,四角角星鼓藻具有较强的耐氧化性,无论用Cl 2还是ClO2作为预氧化剂,四角角星鼓藻的去除率均低于其他藻类,但ClO 2处理效果优于Cl2。四角角星鼓藻所具有的耐氧化性,使沉淀池污泥与滤池截留物中的四角角星鼓藻存活率高于其他藻类,并随排泥水和反冲洗水进入排泥水回流池,从而继续生长繁殖。综上,四角角星鼓藻生理生态特性和水厂特定的工艺条件共同造成了四角角星鼓藻在水处理流程中的异常增殖。为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1)更换混凝剂;(2)取消回流池或缩短回流池水力停留时间;(3)增设污泥处理设备;(4)强化预氧化除藻
其他文献
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亚硝胺的一种典型代表,最近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副产物在经氯或氯胺消毒的水中被检出,由于其潜在的强致癌性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氯胺消毒已经开始大
对于硬度很高的拉挤成型构件,要使其在徒手施加的荷载下产生分层的局部变形非常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超声回弹波频谱分析基础上用光纤干涉仪来检测拉挤成型构件分层的方法,在梁中产生应力波,用表面粘贴的光纤干涉仪来接受应力波产生的输出信号,对此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找到分层的大致位置。本方法与传统的无损探伤技术相比具有检测方便、实时控制、设备简单、处理简捷、可长期监测的优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无损检测GF
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激励下高精密设备平台微振动混合控制(项目批准号: 50578058),对高精密设备隔振平台进行混合控制的理论与仿真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迅速发展为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在制造、测量微机电系统器件时,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高精密设备隔振平台。高精密设备隔振平台需要隔离的环境干扰是复杂的,不仅要求隔离如大地脉动、机器运转
由膜污染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是限制膜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饮用水生产的主要因素。对膜污染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抑制膜污染、维持膜通量的方法对促使膜技术早日大规
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浮游植物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季节开展浮游植物分布特征调查与监测,探讨流域不同水体、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水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并结合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其相应的指标研究进展,分析浮游植物指标对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指示性特征,为太湖流域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水系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为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合理管理提供保障。针对太湖流域共设置了122个野外采样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Steel Reinforced High Strenth and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Strcture)是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它充分利用了高强高性能混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又是把废水的处理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以作为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核心部分,其产物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世代期长,增长速率较低,污泥增长缓慢,因此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时间长便成为工程应用上的一大限制。本实验以UASB反应器作为厌氧反应器的代表,采用人工配水模拟啤酒废水进行实验。在实验初期,向反应器内投加颗粒活性炭以
土石坝为连续介质,其渗流场与温度场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渗流场的变化将促进大坝内部的热量传递与交换而影响大坝温度场的分布;同时温度场的变化将会引起水的粘度及坝体渗
基础隔震是结构被动控制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以崭新的概念进入建筑结构地震防护,正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人们关注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及设计
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的基本问题。边坡稳定的合理评定及其设计,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边坡稳定分析仍使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尽管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