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胫骨平台骨折在冠状面上单纯累及后外侧髁,通常表现为后外侧关节面的塌陷或是合并后外侧皮质的劈裂。这种类型的骨折是在膝关节屈曲时由较小的暴力导致,常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人群。平片上有时表现隐匿,容易漏诊,通过CT扫描可以明确骨折的位置的类型。治疗上采用骨折块后侧的支撑钢板固定最为可靠,但由于骨折块位置偏后外侧,通过经典的手术入路难以直接暴露骨折部位,无法直视下复位和安放支撑钢板。此外,由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复杂,该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手术的相对禁区。是否可以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目前尚缺乏解剖学依据和临床经验。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从解剖学的角度探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的可行性,通过对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了解重要血管神经束的走行,确定安全的入路区域。并对影响切口暴露的解剖结构进行测量,以指导手术操作。明确经该入路可以暴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髁的最大范围,明确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的临床适应征。用解剖学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
方法:1)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20例,男12例,女8例。首先进行大体分层解剖,观察测量腓总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的走行特点,确定安全的手术切口范围;观察膝关节后外侧主要肌肉和韧带的走行特点及其在骨上的附着范围,明确手术入路,确定术中需剥离肌肉的范围:对影响切口暴露的腘血管神经束、胫前动脉和膝下外侧动脉进行观察和解剖学测量,以确定该入路暴露的范围;测量胫骨后外侧髁最低点距离表皮的垂直深度,了解该入路的操作深度。再取新鲜冷藏下肢标本4例,男性2例,女性2例。按照设计的入路进行模拟手术,进一步观察膝关节后外侧的解剖结构,确定该入路的暴露范围和实施的可行性。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2)临床实践: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后侧支撑钢板固定的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的患者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6~78岁,平均53.7岁。按AO/OTA分型原则进行分型,其中41-B-2.2.4型4例;41-B-3.1.2型8例。所有患者术后每月定期随访复诊,摄X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最后随访时进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并采用Rasmussen放射评分对患者膝关节的X片表现进行评估。
结果:1)解剖学观察和测量: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平面上方5.83±2.02mm(2.50~9.20)处由腓总神经发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平面距腓骨头内侧缘距离为1.52±0.42cm(0.80~2.35),取腓骨头内侧1~2cm的纵切口,近端位于腓骨头上方3cm,可以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腓肠肌外侧头的营养血管和支配神经位于其内侧,经其外侧和比目鱼肌肌间隙进行分离可以避免血管神经损伤;比目鱼肌和胭肌覆盖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影响暴露,术中需切开,以充分显露后外侧平台;膝下外侧动脉在距腓骨头平面上方1.99±0.30cm(1.50~2.57)处由胭动脉发出,若影响暴露可将其结扎;胫前动脉在胭肌下缘、距离腓骨头最高点平面下方4.15±0.36cm(4.02~5.15)处由胭动脉发出,随即穿骨间膜至小腿前方。胫前动脉第一段,即由胭动脉发出到穿入骨间膜之前的长度为1.51±0.12cm(1.28~1.73),所以此入路暴露的范围以胫前动脉为界,其远端无法直接暴露。该入路皮肤距离胫骨平台后外侧髁皮质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为4.62±0.38cm(3.98~5.53),手术操作深度较深。
2)临床实践:所有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月~20月,平均13.9月。骨折愈合时间为9~13周,平均11.4周,随访过程中未见高度丢失,Rasmussen放射评分16~18分,平均17.7分。膝关节总伸屈度105°~135°,平均123.8°。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90~100分,平均94.3分。随访病例均无膝关节休息时疼痛的症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没有患者出现膝关节不稳的症状。没有患者出现下肢神经症状,无内固定断裂松动。
结论:
1)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具有安全、损伤小暴露充分,便于内固定安放的优点。但是由于胫前血管分叉的影响,此入路仅适用于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骨折,且骨折线在腓骨头下4cm以内的病例。对于更高能量的骨折或累计后内侧髁的病例并不适用。
2)胫骨平台单纯后外侧冠状面骨折较为少见,这种骨折关节面压缩的范围很少超过4cm,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大都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显露,方便在直视下复位、固定。在熟悉解剖的前提下,和其他传统入路相比,这是个安全、便捷而且损伤小的入路,有临床推广价值。尽管如此,如需要经此入路取出内固定,则需要冒比切开复位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