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榨菜(学名茎瘤芥)是重庆的特色农产品,目前重庆榨菜种植面积4万公顷左右,集中分布在长江沿岸,是三峡库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榨菜施肥方面,长期以来存在偏施氮肥、钾肥用量不足、氮磷钾养分施用不平衡等问题,导致榨菜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氮肥过多以及钾肥施用不足都会影响作物产量以及蔬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但是有关钾对榨菜产量与品质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目前榨菜生产和钾肥施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榨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榨菜品种对钾肥的响应,目的在于弄清榨菜钾素营养的产量效应和品质效应,了解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常规榨菜品种(永安小叶)和杂交榨菜品种(涪杂2号)的钾素营养差异,明确榨菜的最佳施钾量,为优质高产榨菜的生产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底的基础上,施钾肥显著提高了榨菜产量,施钾处理榨菜头产量比不施钾的对照处理高12%~36%(平均高23.4%)。施钾量在0~300kg.K2O/hm2范围内,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榨菜头产量也随之提高,当钾的施用量达到300kg.K2O/hm2时,榨菜头产量最高40822.2kg/hm2,比不施钾肥处理产量提高36.2%;当钾肥用量高于300kg.K2O/hm2,随着钾肥用量的进一步增加,榨菜头产量下降。钾肥用量与榨菜头产量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方程表述:Y=29746.8245+64.3905*X-0.107266*X2[R2=0.8743**,F=13.87,Y代表榨菜头产量(kg/hm2),x代表施钾量(kg/hm2)]。施钾肥提高了榨菜氨基酸含量,改善了榨菜营养品质。所有施钾处理的氨基酸含量都高于不施钾肥处理,施钾处理的氨基酸平均含量(13.6g/kg)比不施钾肥处理高20%。钾肥用量在0~300kg.K2O/hm2范围内,榨菜氨基酸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以施钾量为300kg/hm2时榨菜氨基酸含量最高(14.8g/kg),比不施钾肥处理高31.0%。钾肥对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施用钾肥明显提高了榨菜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对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影响不大。施钾处理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比不施钾处理分别高25%和24.8%,施钾量在0~300kgK2O/hm2范围内,必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到300kgK2O/hm2时含量增至最大,但是随着钾肥用量进一步增加,氨基酸含量开始下降。在榨菜17种氨基酸含量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每100g鲜菜头达到476~562mg,占17种氨基酸总量的37%,这可能是榨菜特别鲜的主要原因;含量次高的是天门冬氨酸(占8.3%);以蛋氨酸含量最低仅占氨基酸总量的1.4%:其它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都在2.0~5.8%之间。施适量钾肥有利于提高榨菜中可溶性糖含量。钾肥用量在0~450kg.K2O/hm2范围内,榨菜可溶性糖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施钾处理平均比不施钾处理提高22.7%,钾肥用量在450kg.K2O/hm2时榨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9.1mg/kg鲜重),比对照增加36%。施钾肥提高了榨菜硝酸盐含量,但是对榨菜Vc含量影响不显著。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榨菜头和茎叶吸钾量增加,施钾各处理榨菜地上部吸钾总量平均比不施钾处理高48.9%;榨菜吸收的钾有72.0%分配到榨菜头;施钾处理钾肥利用率平均为20.9%。施钾促进了榨菜对氮磷的吸收。综合考虑榨菜头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以施钾量为275~300kg.K2O/hm2时,效益最好。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常规和杂交榨菜品种(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的比较研究表明,施钾量在0~150kg.K2O/hm2范围内,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这2个榨菜品种的榨菜头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300kg/hm2施钾条件下,永安小叶菜头产量明显高于涪杂2号,前者比后者高21.8%;但是榨菜叶产量却是涪杂2号比永安小叶高;涪杂二号榨菜头与榨菜叶的比值明显低于永安小叶,说明永安小叶更利于经济产量(榨菜头)的形成。涪杂2号对钾的吸收与永安小叶相比,不施钾处理涪杂2号比永安小叶少吸收钾25.68kg/hm2,施钾处理吸钾量与永安小叶差异不明显。在相同的施钾水平下,涪杂2号对钾肥的利用率明显高于永安小叶,说明涪杂2号对钾肥的依赖性比永安小叶强,永安小叶能更好利用土壤中的钾。涪杂2号与永安小叶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永安小叶各类氨基酸含量比涪杂2号高,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比涪杂2号分别高11.5%、8.1%、9.1%、9.5%和9.9%。由于这2个品种在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异,其榨菜风味可能有一定差异,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