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煤沉陷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规律是矿粮复合区土地整治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焦作韩王矿、方庄矿、九里山矿3个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沉陷地表破坏特征、土地利用方式、灌溉管理、耕作方式的不同,调查5种沉陷土壤景观(有裂缝的林地、无裂缝的林地、灌溉+大横坡小顺坡耕作的耕地、灌溉+顺坡耕作的耕地、旱作+顺坡耕地)的土壤有机碳与氮、磷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地表破坏、土地利用、灌溉、耕作方式等因素对沉陷区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影响。同时,利用ArcGIS技术分析灌溉与坡位对沉陷耕地养分的综合影响,以期为矿粮复合区可持续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1.通过对比研究采煤沉陷区旱作+顺坡耕作、灌溉+顺坡耕作、灌溉+大横坡小顺坡耕作3种耕地的养分空间格局,揭示了旱作、顺坡耕作对沉陷区土壤养分库的不利影响,提出灌溉+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是一种有效的耕地养分保护措施。 2.通过ArcGIS技术分析,得出灌溉管理与坡位对沉陷耕地有机碳与磷养分的分布具有明显交互影响。利用137Cs示踪技术,阐明了土壤侵蚀对沉陷耕地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影响。 3.通过对比分析沉陷区耕地与林地土壤养分变化,明确了耕作转变为林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有利于土壤养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