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原料基本是玉米淀粉,不同品种的淀粉其结构特性以及理化性质不同,而不同的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将会直接影响到液化和糖化,最后影响到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本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低聚异麦芽糖,考察了温度、pH、酶用量等条件对低聚异麦芽糖制备的影响,并探讨了沸石在纯化低聚异麦芽糖中应用。首先,在木薯淀粉液化工艺中,建立了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木薯淀粉的DE值与时间的多项式关系,回归方程为y=3.76×10-6x3-7.76×10-4x2+1.09×10-1x-5.29×10-3,R2=0.9993;此公式经过验证在0120min可进行DE值预测。第二,在木薯淀粉液化液糖化过程中,真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别水解液化液产生的低聚糖中二糖浓度最高,分别为70mg/mL和55mg/mL,葡萄糖的浓度都很低,都低于5mg/mL;普鲁兰酶水解液化液产生的低聚糖中三糖浓度最高,为15mg/mL,葡萄糖的浓度低于1mg/mL;真菌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三酶水解液化液产生的二糖和三糖浓度最高,分别为75mg/mL和65mg/mL,而葡萄糖量都小于5mg/mL。实验结论表明真菌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三酶水解木薯淀粉有利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第三,用Box-Behnken法响应面优化木薯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条件,所得的模型显著,失拟项不显著。优化后制备的IMO中低聚糖含量符合低聚异麦芽糖国家标准中IMO-50的标准,异麦芽糖、潘塘及异麦芽三糖之和为104.3mg/mL,占干物质达47.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48%,提高了25.7%。在过程变温的情况下,异麦芽糖、潘塘及异麦芽三糖之和从121.0mg/mL提高到127.8mg/mL,百分含量提高了5.6%。最后,对沸石纯化IMO进行初探,NaY和NaX沸石吸附葡萄糖的等温线都符合Freundich等温线。NaY和NaX沸石通过三级吸附IMO后葡萄糖分别可以去除9.57%和10.73%,而二糖以上的糖被吸附的量相对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