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对兔白内障术后视网膜氧化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蓝光照射损伤模型,观察各实验组光照后视网膜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白内障术后蓝光照射对视网膜的氧化性损伤作用,评价生理性黄色晶状体对视网膜保护作用的有效性和卓越性,为临床应用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5只健康无眼病的清洁级新西兰兔依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Ⅰ组)、单纯蓝光照射组(Ⅱ组)、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组(Ⅲ组)、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植入组(Ⅳ组)。Ⅲ组与Ⅳ组兔行双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Ⅳ组术眼均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个月Ⅱ、Ⅲ、Ⅳ组兔行蓝光(1000±500Lux)照射2h,并分别在光照前、光照后24h、48h、5d四个不同时相采集标本,每一时相5只兔。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并测定视网膜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SPSS12.0 for window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光镜检查:Ⅱ组光感受器细胞轻度细胞水肿,少许空泡变,无碎裂,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规则;Ⅲ、Ⅳ组细胞明显水肿、碎裂,外核层胞核排列紊乱,数量减少,核层明显变薄。各实验组随光照后时间延长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渐加重。(2)透射电镜检查:Ⅱ组光感受器外节膜盘轻度肿胀,疏松模糊;内节部分线粒体肿胀、断裂。Ⅲ、Ⅳ组感光细胞核固缩、边集、碎裂;外节膜盘空泡化、叠状结构解离,紊乱呈髓样;内节线粒体肿胀明显,甚至溶解消失。(3)光照前,各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F=2.84 ,P>0.05),光照后,各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随时间延长持续性减少(P<0.01)直至5d达到高峰,各相同时间点Ⅲ组、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高于Ⅲ、Ⅳ组(P<0.01)。(4)各组SOD活性光照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8,P>0.05),光照后显著降低(P<0.01),并于光照后48h达到最低值,各相同时间点SOD活性Ⅲ、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SOD活性均高于Ⅲ、Ⅳ组(P<0.01)。(5)各组MDA含量光照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7 ,P>0.05),光照后显著升高(P<0.01),并于光照后48h达到最高值,各相同时间点MDA含量Ⅲ、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MDA含量均低于Ⅲ、Ⅳ组(P<0.01)。(6)各组GSH-PX活性光照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6,P>0.05),光照后显著降低(P<0.01),并于光照后48h达到最低值,各相同时间点Ⅲ、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GSH-PX活性均高于Ⅲ、Ⅳ组(P<0.01)。结论:低强度短时间的蓝光照射就可诱导兔视网膜组织氧化性损伤,生理性黄色晶状体对蓝光诱导性视网膜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紫外线滤过型人工晶体对蓝光诱导性视网膜损伤无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核因子-кB (nuclear factor-кB,NF-кB)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核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其活化时调控众多的炎症基因表达,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
目的老年性白内障所致的失明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原因,虽然复明手术正日益精细,开展日益普及,但手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还不能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也影响视力恢复。因此早期药物防治白内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兔子晶状体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从形态、功能等方面探讨丙泊酚对兔晶状体氧化损伤中水通道蛋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引发社会广泛瞩目.《清平乐》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年少登基到亲政后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
期刊
期刊
目的:呼吸功能是人体生命功能之一,临床上常用动脉血血气分析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全面了解肺功能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良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