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SA)处理对金莲花耐热性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x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性喜冷凉湿润环境,耐寒性极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北方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制约着金莲花的栽培应用,因此,探究利用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来增强金莲花的耐热性十分必要。本试验以金莲花为材料,选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对金莲花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用人工培养箱进行高温胁迫,分析其对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电阻抗参数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来探寻SA调节金莲花的耐热机制,为解决其在低海拔地区越夏困难等难题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胁迫下,金莲花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适宜浓度SA处理可以促进金莲花种子的萌发,其中以0.5mmol·L-1SA处理效果最佳。经0.5 mmol·L-11 SA浸种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胚芽鲜重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组(CK2)提高了26%、26.44%、26.1%和39%。(2)高温胁迫使金莲花的植株形态发生变化,表现出叶片失水变黄、叶缘出现黑色斑点、叶尖逐渐变褐等现象,经SA处理后植株的外观形态明显得到缓解。1.0mmol·L-1SA处理后在高温胁迫72h时热害等级保持在Ⅱ级,恢复生长4d后受伤害率最低,热害指数为33.25%。(3)高温胁迫对金莲花的生理生化特性产生影响。外源SA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金莲花的伤害,但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其中以1.0mmol·L-1SA处理效果最佳。1.0mmol·L-11 SA处理后在高温胁迫72 h时,金莲花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比CK低17.5%和57.26%;游离脯氨酸、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相比,提高了30.4%、28.1%和50%,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SA处理促进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的积累,最高比CK高出8.9%和18.2%;缓解了荧光参数Fv/Fm、Fv/Fo、ABS/RC值的降低,在胁迫12h时,分别比CK提高5%、25.5%和25%。(4)高温胁迫期间,经SA处理后金莲花茎的EIS参数胞外电阻率(re)、胞内电阻率(ri)、和弛豫时间(?)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1.0 mmol·L-11 SA处理的re值、ri值和值在胁迫12 h均比CK高23.5%、44.6%和58.9%,且差异显著(P<0.05)。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表现不稳定,且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