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百合(Lilium spp.)是重要的多年生球根花卉之一,属于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虽然我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与荷兰等国存在较大差距,为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种球。因此培育性状优良及生长势强的百合新品种为我国百合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百合为贝母型胚囊植物,其三倍体一般雄性不育,但三倍体百合作母本时通常具一定育性可获得非整倍体后代。理论上非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Lilium spp.)是重要的多年生球根花卉之一,属于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虽然我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与荷兰等国存在较大差距,为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种球。因此培育性状优良及生长势强的百合新品种为我国百合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百合为贝母型胚囊植物,其三倍体一般雄性不育,但三倍体百合作母本时通常具一定育性可获得非整倍体后代。理论上非整倍体百合减数分裂异常,会导致育性较低,目前国内外少见关于非整倍体百合育性的报道。本研究使用4个非整倍体百合作母本与二倍体(AA)、四倍体(AAAA)亚洲百合杂交;选用2个花粉萌发率高的非整倍体百合作父本与二倍体、三倍体(AAA)和四倍体亚洲百合杂交,并采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GISH)2个非整倍体父本及其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构成分析,结果如下:花粉萌发测定结果显示,所选父本中2个非整倍体百合的花粉萌发率为19.55%和18.55%,1个二倍体亚洲百合的花粉萌发率为35.33%,2个四倍体亚洲百合的花粉萌发率为22.92%和24.21%。所选父本百合均具有一定的雄性育性。杂交授粉结果显示非整倍体百合作母本时,与二倍体杂交14朵花,获得6个果实但未能获得后代,与四倍体杂交51朵花,获得41个果实共141棵苗;非整倍体作父本时,与二倍体杂交74朵花,获得53个杂交果实共93棵幼苗,与三倍体杂交6朵花,获得2个果实共5棵幼苗,与四倍体杂交51朵花,获得22个果实共35棵幼苗。GISH结果显示2个非整倍体父本的染色体数为46与53,其铁炮百合染色体(L)和重组染色体数目(L/A)分别为“9和0”与“4和1”。AA×非整倍体的染色体数为32~36,L和L/A数分别为2~5,2~6;AAAA×非整倍体的染色体数为41~50,L和L/A数分别为0~2,0~4。其中1个非整倍体亲本和15个杂交株系都具有重组染色体,有3个株系仅含1个L片段。综上所述:非整倍体作母本时育性普遍较好,与四倍体杂交亲和性更高;花粉萌发率高的非整倍体作父本时育性良好,且其杂交后代均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百合可以作为种质渗入育种的良好亲本,将一个或多个理想基因导入品种中。
其他文献
视障人群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使用公园绿地时,无法像普通人一样通过眼睛享受美,甚至还会因为视障遭遇不安全事件及危险。不容忽视的是,视障人群的数量正在逐步上升,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户外环境中更在意相关安全问题。尽管城市无障碍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完善,但视障人群适宜绿地严重匮乏,绿地建设对视障人群关注度低。视障人群安全所涉及的要素众多,目前尚缺乏较全面的应用成果。因此,对基于视障人群安全的公园绿地进行研究
土壤呼吸是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进入大气的最大来源,其中森林土壤呼吸约占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的60%~90%,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大气碳库产生重要影响。林地覆盖是农业上重要的经营措施,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微生物繁育环境及植物根系的生长条件,从而影响土壤呼吸作用和CO2排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林地覆盖经营大大提高了笋用竹的经济效益,但长期覆盖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空气颗粒物浓度急剧上升,空气颗粒物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导致城市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控制噪音、阻断病原传播以及满足精神需求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21年-2022年四个季度的PM2.5、PM10浓度以及气象因子等的实地观测,从三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幼苗期的营养状态决定造林后的生长潜力,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促进苗木的生长,改善苗木的质量。油茶主产区的南方酸性土壤有效磷普遍缺乏,油茶在长期进化中适应了低磷条件,其生长发育对磷的需求可能有别于其他林木,特别是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对磷的需求规律不明。本研究以江西三个主栽油茶品种长林4(CL4)、长林40(
竹产业是我国现代林业的优势产业,但笋用竹覆盖经营过程中大量难降解覆盖物堆积导致土壤退化、竹笋减产、经济收益大幅下降。为促进产业发展,亟待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雷竹、厚竹、高节竹为材料,用组织块法分离内生真菌,分析不同笋用竹内生真菌多样性;利用愈创木酚平板与苯胺蓝平板进行木质素降解菌筛选,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索其在对木质素降解效果。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3种笋用竹中分离出内生真菌191株,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在江西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生态树种。然而近年来,在江西大部分地区的马尾松正遭受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蛀食危害,更为严重的是该虫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引起松材线虫病
外泌体是原核和真核细胞主动向胞外释放的纳米级(30-150nm)双层囊泡,携带蛋白质、脂质和多种遗传物质(如m RNA、lnc RNA、mi RNA和DNA等),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被细胞吸收,也可经循环系统被远距离靶组织或器官吸收,能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畜禽动物外泌体的研究多局限于乳汁、精液、子宫液和细胞培养上清液等液体,人们对猪不同组织外泌体中遗传物质的组成、品种间差异、生理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具有生长快、成材早、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是重要森林资源之一,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氮流失和低磷利用是南方红壤的突出特点,也是毛竹林经营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附着于植物根际或根表,诱导植物根系分泌大量有机物,并富集土壤中的功
磷(P)在高度风化的亚热带森林供应不足、常难满足植物需求。近年来,随着大气氮(N)沉降日益加剧,土壤P限制也随之增加,外源施P肥是缓解土壤P限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亚热带最为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面临地力衰退、长期生产力难以维持等突出问题,N沉降背景下杉木林土壤P供给的变化值得关注。目前,外源N、P输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P组分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尚
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有助于深入探索其濒危的内源性机制。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稀少且处于孤立状态。本研究对40只蓝冠噪鹛(婺源不同繁殖点、思茅等野生个体以及新加坡裕廊飞禽园(Jurong Bird Park)饲养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基于SNPs技术分析了不同来源蓝冠噪鹛的遗传分化程度,以明晰思茅种群作为亚种的有效性,对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