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整理大量古今文献,认为仲景肾气丸原方是为温补肾气而设,肾气虚是因肾精亏损,无以化生肾气,故该方以干地黄、附子共为君药,以补精化气.同时补中寓泻,补泻相合.其配伍法度为后世补肾学说奠定了理论与临床基础.证治研究部分分析了古今医家应用肾气丸的医案,认为医家在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从一首温补肾气的平剂衍变成了一首温补肾阳的方剂;肾气丸使用的舌苔脉象为舌淡质胖、苔薄白、脉沉弱;患者只有出现小便量的改变(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再加上肾气虚的证候,就可以用该方.但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寒象如畏寒肢冷等症时,此时应当对肾气丸作出适当加减或用张景岳的右归丸、右归饮.实验部分采用了均匀设计法对肾气丸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大桂附的用量可增强该文抗衰老及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肾气丸进行了关联度的分析后认为该方应以干地黄和附子共为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