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鲜农产品双渠道营销模式是供应商的最佳选择,同时得到学术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要求日益严格,而且零售商因其利润可能减少,对网上直销渠道充满敌意,导致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渠道发展不尽人意。因此,在新鲜度影响需求的基础上,如何改善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设计有效的契约机制,削弱甚至消除渠道间的冲突,最终达到共赢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考虑新鲜度影响需求的双渠道供应链数量折扣协调。以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供应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考虑新鲜度对需求的影响,建立Stackleberg博弈模型,比较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最优利润水平。从合作的角度出发,设计数量折扣契约,论证此契约一定范围内能有效实现供应链协调,提高各成员收益。研究发现供应商在开拓线上直销渠道后,通过设计灵活的契约协调机制鼓励传统零售商与其继续合作,通过各成员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分配整个供应链增加的利润。其次,供应商保鲜努力下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决策模型。在上一章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新鲜度衰减和供应商保鲜努力对新鲜度的影响,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供应链各成员及系统最优利润水平和最优决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系统的最优利润水平大于分散决策下。为提高系统利润,从渠道合作、共赢和供应链系统最优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两部定价契约、批发价协调契约和由成本分担与补偿策略构成的混合协调契约。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三种契约均能有效实现供应链协调,提高各成员的利润。两部定价和混合契约下,仅在渠道供货比例和固定费用的特定范围内有效。供应商根据供货比例、固定费用及其他变量的相对大小决定采用何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契约策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其中固定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各成员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表明,无论是所设计的数量折扣契约机制,还是两部定价契约、批发价协调契约和混合协调契约,都不影响系统的协调状态,均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其他文献
目的:对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观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始于教师,源于学生。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成长需要,通过激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思维活动和思维碰撞,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
试论中国古代厌胜钱币的产生与演变●周克林在古钱学研究中,有一类型制比较特殊的钱币十分引人注目,即通常所谓的厌胜品。它由厌胜思想与钱币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类不能作流通货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