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城山是一座位于成都平原边缘,处于“夷夏”边界的天下名山与道教圣地。相传,东汉时期张陵在此将道家思想与巴蜀地区的原始巫术相结合创立了天师道,由此青城山便被作为道教的发祥地,成为道教中所崇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回到历史序列当中,青城山最早作为蜀人的祭祖之地,到后来成为蜀郡祭祀的江祠,其身份有着从地方性的山川圣地到国家山川体系上的转变。这些不仅呈现出青城山的多重面向,还体现了其在皇权时期,同五岳一起构成了帝国山川的象征。此外,山中“黄帝问道”的神话传说典故,又与山上道观所举行的年度周期性法会共同呈现出了其与帝国之间的关系,在此意义上,青城山有着指向封闭社会的特征。然而,从道教冠巾礼的仪式过程以及人们的朝圣活动中,又可以观探到青城山拥有着开放性的可能。并且,在现代性下,人们看待青城山的方式已然发生转变,其从抽象的宗教背景下愈加强调山川自然本身的属性。本文试图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考察青城山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封闭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并以自然神论的思想来理解山川的现代性。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本研究将分析青城山的历史地位与古蜀国祭祀传统,通过道观年度周期法会和山上相关地景背后的神话故事来讨论青城山的地方性巫术与帝国结构的关系,指出青城山作为地方的圣地,对于构建一个社会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青城山在哪些层面上呈现出封闭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从道教科仪里的过渡仪式与朝圣活动中,分析青城山开放性的可能,探讨朝圣仪式中如何表现出人们的自由的精神状态以及道德感的塑造。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叙述和讨论现代性下,自然神论思想使得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发生改变,以及现在青城山在人们观念当中的形象,描述青城山怎样在社会生活当中发挥作用。故本研究通过考察青城山的神话、仪式及历史记述,来看青城山在社会结构和人们观念上的变化,进而反映出青城山的历史结构和人们精神结构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