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开始流行,新闻领域出现了一批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专业记者和作家。“非虚构写作”打破写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壁垒,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写作来参与公共生活。“非虚构写作”的概念虽然来源于文学领域,但它更是新闻文体探索的一个方向,是新闻和文学融合的一种尝试。本文分析了“非虚构写作”的两种类型:文学性非虚构作品和新闻性非虚构作品,指出这两种类型在概念上的异同。并结合作品分析了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基本特征,着重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在新闻生产各环节上与传统新闻生产的差异。最后预测了“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前景,并对其面临的困境做了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非虚构写作”的全面分析,探索新闻文体新的可能性,规避旧有的新闻报道形态的局限性。本文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辨析“非虚构写作”概念分别在文学和新闻领域上的差异。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真实性”上,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强调主体的“基本真实”,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要求“完全真实”。对于“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兴起的原因,笔者主要分析了三个因素:传媒生态的变化、读者新闻需求的变化、记者群体角色的转变。第二章,通过分析“非虚构写作”的优秀新闻作品总结了它的基本特征:题材选择范围扩大,关注边缘性题材和被主流媒体忽视的群体。叙事上,和传统新闻报道相比,叙事方式更具多样性,注重细节呈现、故事建构复杂。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的影响。采访上,提倡沉浸式的采访策略、记者向受访者学习、记者与受访者之间达成理解;写作上,写作主体多元化,打破了新闻写作的专业壁垒,重视新闻内容审美艺术的呈现,以及新闻真实与文学艺术的结合。编辑业务上,“非虚构写作”则进一步增加了新闻事实核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新闻产品设计更贴近用户心理、注重拓宽新闻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渠道。第四章,分析了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前景和局限。借助当下更市场化的媒体环境、传播技术和平台优势,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非虚构写作”也存在自身的局限:事实核查程序缺乏、商业变现困难、专业内容创作者的不足等。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不是面向文学,而是面向新闻,是为了向大众传达事实和思考,把握和分析“非虚构写作”的特征,有利于新闻工作者认清这一新闻文体的价值,提升新闻业务能力,促进优质新闻内容的生产,以及探索优质新闻内容生产的传媒生态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与其相关的检测和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人员防护装备性能及其评价也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