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的大兴安岭景区游客中心设计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最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场所特性,近年来,大兴安岭旅游产业逐渐被开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但由于该地区开发建设较晚,经济水平不高,旅游配套产业的建设并不完善。在对大兴安岭景区游客中心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地区游客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建筑场所精神的缺失,游客中心建筑盲目的追求现代个性,建筑风格杂乱,表现出了对场所环境的漠视和对大众生活的偏离,与景区背景不协调,成为环境中生硬而突兀的存在。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与场所环境完美融合的游客中心建筑,本篇论文以丹麦著名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所提出的场所理论为理论依托,强调建筑设计的过程从建筑所处具体的场所环境出发的设计手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部分(论文1、2章),解释概念,提出问题。在这一部分提出了本篇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基本内容。同时作者在深入的分析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场所理论的相关论述,同时也对建筑的地域性和游客中心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论文3、4章),实地调研,分析问题。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传统建筑文脉等内容,并在深入的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现有游客中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场所理论归纳适用于该地区游客中心的设计原则。以指导后续的建筑设计。第三部分(论文第5章),设计与体验,解决问题。在北极村游客中心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总体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表皮处理,室内空间布置等的把控,通过建筑语言,呼应场所特质。同时作者以观者的角度着重从融合自然特性的建筑体验,融合文化特性的建筑体验,融合传统建筑文脉的建筑体验三方面着手,分析北极村游客中心建筑带给观者的强烈的场所感受和归属感。通过本文的阐述和设计,希望能给景区建筑场所精神的塑造提供一点点思路。
其他文献
<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厅(教委),人事厅(局),少工委: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要依靠少先队辅导员具体实施。为深入
<正>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
关于MBO的作用与问题,学者们存在分歧,国外理论可分为"效率提高论"和"财富转移论"两派。在国内,MBO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出现诸多问题:收购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层的
回族语言泛指在回族民众使用的汉语中用以表达民族宗教情感的特殊用语,对回族语言情况的研究是回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语言本体、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史料学等方
银行间市场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系统,可以从复杂网络理论对其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银行间网络结构的拓扑性和动力学特征。因此,在考虑银行间市场网络节点之间具有随机和择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毋庸置疑。但是,高职教育处于“二流教育”,甚至“N流教育”
<正>欧洲这二十多年来在离岸风电方面可说是进展迅速,除了历年成长快速并致力压下发电成本,增加市场竞力外,未来还规划了达100GW的风场,二十年来的长期发展下,无论是建构还是
<正>日前在澳大利亚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没有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传统化石燃料的发电成本。在澳洲碳排放交易体制之下,目前每一千度风电成本目前约为8
本文应用分子力学计算了芳纶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界面体系的能量,由此揭示芳纶纤维表面经某种化学处理后界面增强的微观机理。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增长乏力,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期,汽车产业格局重新划分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从国内看,近年来我国国内汽车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