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减值会计就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资产计量不实,造成虚夸利润和资产,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中国发展不过十余载,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在计提的过程中,有些上市公司便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鉴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和现阶段计提减值准备的现状,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加以重视和研究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十分迫切和有意义的。
本文拟从中国会计制度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基本理论出发,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必然性、历史沿革、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运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原因,然后借鉴、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1) 通过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检验,对2001年在沪深股市上市交易的94家首度亏损的A股上市公司在首亏年度和其后两年是否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2) 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存在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本文用实证方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与动机,不仅对会计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实证评价,而且对会计政策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这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培育、会计制度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