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我国税收的主体。但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简化核算手续,在原材料购进和发出的环节上由单人负责管理,在负责进销登记的同时还从事会计工作,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将总账会计、辅助会计合二为一,简化存货计价和成本核算中间环节、以销定存,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外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中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造成不少糊涂账、假账等,使得税务机关要全面掌握纳税人真实经营情况非常困难,偷税漏税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想让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难以成功。
定期定额纳税存漏洞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定期定额”的办法核定其应纳税额:(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6)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这种传统定期定额核定征收的办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税款的按时缴纳,但也存在着税款流失、纳税人主观偷税漏税的问题。
同時,多数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采用个人或合伙式经营,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现金进货与销售,无发票等原始票据和会计账簿。对这类账簿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单位,税务人员为便于征收一般也采取定期定额征税的方法。而基层税务部门在实施核定征收时,测定纳税人的营业额往往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完全凭直觉和经验判断,难免和纳税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偏离,最终也会使得应收税款大量流失。
管理会计工具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CVP)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本量利分析方法集中考虑企业的成本、销售量和收益之间的综合关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多种经营决策支持。通过对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拓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经营风险、以及不同的销售策略等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而当税务机关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时,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找出企业能持续开展经营活动的最低要求,也就是盈亏平衡点(保本经营),测定出它的最低营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一般不会高估也不会低估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使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测定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涉及的基本因素包括:销售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 B、销售量Q、固定成本A、利润p。
依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 p =(P-B)Q-A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具体计算步骤:
销售额-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保本经营时,营业利润=0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0
即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额=固定成本÷销售额
即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销售额×100%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根据上述公式,利用本量利分析法测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找出小规模纳税人的固定成本及边际贡献率,二者相除即可得到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而言,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般相当于其固定成本,其毛利率相当于边际贡献率。
本量利分析法的适用性及作用
在商业及传统服务业中,经营者每月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大体一致,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上也比较固定,本量利分析比较适用于测定商业及传统服务业的营业额。工业、加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每月数额不同,高低变化很大,此类行业的营业额不适合用本量利分析法来测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毛利率不固定,也不适合用此法来测定。
税务机关核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般是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并根据单位所处的地段核定。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法测定纳税人的营业额,能够克服传统核定方法科学性不强、税负不公等缺点,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定期定额纳税存漏洞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定期定额”的办法核定其应纳税额:(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6)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这种传统定期定额核定征收的办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税款的按时缴纳,但也存在着税款流失、纳税人主观偷税漏税的问题。
同時,多数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采用个人或合伙式经营,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现金进货与销售,无发票等原始票据和会计账簿。对这类账簿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单位,税务人员为便于征收一般也采取定期定额征税的方法。而基层税务部门在实施核定征收时,测定纳税人的营业额往往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完全凭直觉和经验判断,难免和纳税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偏离,最终也会使得应收税款大量流失。
管理会计工具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CVP)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本量利分析方法集中考虑企业的成本、销售量和收益之间的综合关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多种经营决策支持。通过对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拓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经营风险、以及不同的销售策略等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而当税务机关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时,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找出企业能持续开展经营活动的最低要求,也就是盈亏平衡点(保本经营),测定出它的最低营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一般不会高估也不会低估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使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测定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涉及的基本因素包括:销售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 B、销售量Q、固定成本A、利润p。
依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 p =(P-B)Q-A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具体计算步骤:
销售额-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保本经营时,营业利润=0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0
即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额=固定成本÷销售额
即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销售额×100%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根据上述公式,利用本量利分析法测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找出小规模纳税人的固定成本及边际贡献率,二者相除即可得到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额。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而言,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般相当于其固定成本,其毛利率相当于边际贡献率。
本量利分析法的适用性及作用
在商业及传统服务业中,经营者每月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大体一致,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上也比较固定,本量利分析比较适用于测定商业及传统服务业的营业额。工业、加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每月数额不同,高低变化很大,此类行业的营业额不适合用本量利分析法来测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毛利率不固定,也不适合用此法来测定。
税务机关核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般是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并根据单位所处的地段核定。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法测定纳税人的营业额,能够克服传统核定方法科学性不强、税负不公等缺点,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