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下文简称为 OFDI)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至2015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或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180.2亿美元(折合73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达到了历史最高值。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从事着低增加值的生产环节,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如今,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国外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亟需形成新的优势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 OFDI是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在国外投资的方式获得国外企业的管理权,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形式。而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去哪里”的问题,依据全球价值链和微笑曲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可占据“产品微笑曲线”或“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来提升贸易增加值;这不仅可以提升贸易质量,还影响到产业的国际布局,关乎产业国际竞争力。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企业所在行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准确位置,以此为基础,探讨企业 OFDI提升贸易质量的区位和动机决策范式,无疑有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那么,我国企业 OFDI如何选择目的地才能加深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实现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不同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有何不同?回答这一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如何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1998-2011年面板数据,基于东道国制度质量视角探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选择如何影响出口国内增加值。首先从腐败监管、政府效能、政治稳定、监管治理、法律制度以及民主自由权利这六个维度制度性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为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合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不论是从各维度还是从综合指标进行研究,均发现企业对制度质量较高的目的地进行投资,能够获得更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