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递业是中国的新兴行业,也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扩张更为明显。快递业为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提供具有时效性、安全可靠性、门到门的快件递送与信息可跟踪的服务,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国内贸易、航空货物运输、海上远洋运输、旅游、科技开发、科技研发、医疗急救、电子商务起到了桥梁作用并为其降低成本、提升商务效率与生产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力,许多资质不够的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到快递市场违法经营,“服务态度差”、“快件延误”、“货物丢失”、“物件损坏”成为快递行业的投诉重点。因此,亟需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与体系来规范快递业的正常运营,促进其健康发展。本论文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快递业的产业政策、管理体制等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已具备的运输网络、信息技术,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详尽介绍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邮政快递监管的成功经验,例如其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职能、监管模式与措施等。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快递业自身与消费者三方面着手,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建立和完善中国快递行业的监管体系。所设计的监管体制,不仅能正确处理好快递业和邮政业的关系,实现与运输业等行业有效衔接,而且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快递过程中寄递物偷盗、破损等事故的发生,降低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充分考虑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形成资源有效配置,既有分工又有协调的管理构架,使我国的快递企业能在公平、公正、有秩序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典型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快递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快递产业发展对策,建立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