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陷入瓶颈期,企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等问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其根本原因。现金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息息相关,在经济衰退期企业的现金持有是机会成本效应主导,还是流动性风险效应主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发投资结构并影响根本性创新。 本文基于2010-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财务报表角度将研发投资分为基础研究和试验开发两个阶段,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当前经济增长放缓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在两阶段研发投资中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第一,整体上现金持有充足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并没有加大基础性研发投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不能强化基础研究阶段的机会成本效应,企业的基础研发决策主要取决于流动性风险效应;第二,衰退期企业有动机为试验开发活动储备现金,能够强化该阶段研发投资的机会成本效应;第三,国有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弱,能适当强化基础研究阶段的机会成本效应,非国有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强,其为试验开发活动储备现金的动机更强烈;第四,现金持有充足时,竞争不激烈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并没有比竞争激烈的企业投入更多的基础研发;然而,竞争激烈的企业会为试验开发支出积极储备现金,能够利用现金储备强化衰退期的机会成本效应。 结论说明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试验开发,我国企业的研发活动都受限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在衰退时期研发活动应该表现为机会成本效应主导的逆周期特征,但受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的基础研究并未呈现该特征,这是我国革命性创新缺乏的根本原因。另外,衰退期企业投入试验开发可以增强其短期盈利能力,但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也使得企业不得不提前储备现金才能强化该阶段研发活动的机会成本效应。总之,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相对于试验开发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国有企业占有较多的研发资源,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提升非国有企业参与基础性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鼓励后端研发,需要敦促企业建立自身的研发准备金制。然而,根本性措施是要加快金融市场建设,为企业研发活动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