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壶腹周围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主要问题是术后胰瘘(POPF)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胰胃吻合(PG)相对于传统的胰肠吻合(PJ)能否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争论的热点。过去的研究所使用的术后胰瘘诊断标准存在缺陷。2016年国际胰腺外科小组对术后胰瘘诊断标准进行了重大更新。本研究首次使用新标准,比较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了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0名病人的临床数据,其中胰肠吻合组136例,胰胃吻合组74例,主要观察结局是术后胰瘘,次要观察结局包括其他并发症和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等临床结果。另外,还验证了术后胰瘘风险评分工具(FRS)的预测效果;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术后胰瘘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2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总体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6.2%,其中胰肠吻合为16.9%,胰胃吻合为14.9%,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701;其他并发症方面,虽然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的胃排空延迟总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18.4%vs 14.9%,p=0.518),但胰胃吻合的严重等级显著低于胰肠吻合,p=0.012;另外,胰胃吻合的术后胆漏发生率显著低于胰肠吻合(18.9%vs33.8%,p=0.022)。尽管如此,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在主要临床结果方面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如死亡率(0.7%vs 0),总并发症率(45.6%vs 40.5%,p=0.481),严重并发症率(11.0%vs 13.5%,p=0.595)。根据术后胰瘘风险评分量表所划分的风险等级与实际术后胰瘘发生率相匹配,无风险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0,低风险为5%,中风险为12%,高风险为48%。在对15项可能的术后胰瘘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胰管直径与术后胰瘘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OR:4.31,p<0.001),在对胰腺质地、胰管直径、病理类型、术中出血4个风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同样得出胰管直径<3mm显著增加术后胰瘘风险(OR:4.93,p<0.001)。结论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都是胰十二指肠术后可选择的安全可靠的胰腺-消化道重建方法。胰肠吻合与胰胃吻合的术后胰瘘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尽管胰胃吻合的胃排空延迟严重程度更低,而且胆漏发生率更低,但两种吻合方式的总并发症率、严重并发症率、死亡率等主要临床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术后胰瘘风险评分量表是有效的术后胰瘘风险预测工具。胰管直径<3mm是术后胰瘘唯一的独立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