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教学目标。同时,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有不少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笔者在多种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高中学生知识储备特点、心理特征、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首先,分析和阐述该模式构建的背景。包括对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的思考、学生为主体教学的重要性的阐述、目前国内历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其次,从该模式的含义、建模目的、建模的理论依据和模式的实施程序等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构想。最后,通过实践对该模式进行检验,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所谓“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只起指导、引导和辅导的作用。该“学案”是由教师在课前以每课时为单位设计好并下发给学生的。其内容包括:(1)学习该课时的天气情况、心情及身体状况,(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学习方法指导,(4)知识结构,(5)我的知识结构图,(6)热点难点分析,(7)考考我自己,(8)成绩反馈栏, (9)我的疑惑,(10)我所知道的相关知识等。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讨论、听教师讲解等环节,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形成符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最终形成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