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mMV和ORSV对蝴蝶兰叶片中表达蛋白的影响及CymMV TGB1和TGB2基因的原核表达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属于兰科蝴蝶兰属,是单茎类植物。其花形态优美,花色多样,有“洋花皇后”之称,与卡特利亚兰、万带兰和石斛兰并称为四大观赏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蝴蝶兰却极易遭到病毒的侵染,主要是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 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感病后叶片出现褪绿条纹、凹陷灰白斑或坏死环斑等症状,植株生长不良、花小而少,花期缩短,并且时常发生复合感染,危害加剧,降低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研究蝴蝶兰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开发培育抗病蝴蝶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蝴蝶兰与病毒相互作用的蛋白变化。一方面,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感病后蝴蝶兰叶片蛋白的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初步探讨了蝴蝶兰对病毒侵染响应的分子机理,为兰科植物病毒与寄主互作机制寻求相关互作蛋白。另一方面,通过CymMV的TGB1和TGB2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GST-TGB1、GST-TGB2融合蛋白,为利用GST Pull-down技术寻找与TGB1和TGB2相互作用的蝴蝶兰蛋白奠定基础。最终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健康和感病(CymMV/ORSV)的蝴蝶兰叶片总蛋白,共获得27个显著性差异蛋白,经MALDI-TOF MS质谱鉴定,发现这些蛋白主要涉及到抗病、胁迫应答、转录调节、能量代谢、蛋白质修饰等生物学功能相关蛋白。推测抗性蛋白(Resistance protein RGC2)、β-氰丙氨酸合成酶(Beta-cyanoalanine synthase)、ATP硫化酶(ATP sulfurylase).谷氨酸脱羧酶同工酶2(Glutamate decarboxylase isozyme2)及叶绿体肽脱甲酰酶1A (Peptide deformylase1A, chloroplastic)这些蛋白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NCBI登录序列号(AB197937)的建兰花叶病毒(CymMV)TGB1, TGB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感染CymMV蝴蝶兰病叶中扩增TGB1、TGB2基因,并将目的基因插入pGEX-4T3中,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目的蛋白分别是融合GST的CymMV TGB1和TGB2蛋白。两个蛋白的表达为下一步抗体制备以深入开展CymMV TGB1和TGB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HCV是引起输血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世界约有1.7亿人感染HCV[1],85%的感染者进入慢性感染阶段,其中20%的感染者在随后的肝疾病中进一步恶化导致肝硬化及肝癌。HC
环境变化是导致表观遗传变化的重要原因。DNA的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特定条件下尤其是逆境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全面的理解
托品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 TAs)是一类主要提取自茄科植物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它提供了临床上常用的抗胆碱药物莨菪碱(hyoscyam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广泛用于用于镇痛、麻醉、抗晕动药、治疗帕金森症、改善微循环、戒毒脱瘾、治疗农药中毒等,市场需求十分巨大。由于工业合成成本太过昂贵,目前莨菪碱和东莨菪碱主要从茄科植物的颠茄(Atropa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