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包括陕北白绒山羊母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和陕北白绒山羊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试验一:陕北白绒山羊母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为揭示陕北白绒山羊母羊主要体尺、体重、绒产量和绒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规律,以期为合理组织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提供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饲养的陕北白绒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场2009年~2011年存栏母羊原始生产记录中1103只(次)母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年龄对陕北白绒山羊母羊主要体尺、体重、绒产量和绒纤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岁以前为4项体尺快速增长期,3岁~5岁为缓慢增长期,至5岁时4项体尺已基本达到成年标准;5岁以后4项体尺均基本停止生长,保持稳定状态;(2)3岁以前为体重快速增长阶段,该阶段体重年均增长达40%左右,至3岁时体重已基本达到成年体重(29.32kg±4.73);4岁以后为体重缓慢增长阶段,母羊体重基本保持在29.32kg±4.73~31.63kg±6.38之间,其年均增长率仅为2.5%左右。(3)3岁以前,随着年龄增长产绒量和绒长度均快速增加,至3岁时均达到其一生中的生长峰值,4岁及其以后二者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产绒量随年龄增加呈缓慢下降,而4岁~8岁母羊的绒长度较3岁时略有下降后,不同年龄母羊绒长度呈不规则的波浪式变化。试验二:陕北白绒山羊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对陕北白绒山羊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模式选择和推广提供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42个典型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生产模式及其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养殖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对绒山羊绒、肉生产潜力利用重视程度的差异,陕北地区绒山羊生产模式可以划分为“肥羔生产模式”、“羯羊生产模式”和“混合生产模式”等3种模式;(2)在42个调查对象中,肥羔生产模式、混合生产模式和羯羊生产的采用频率分别为11.90%、71.43%和16.67%;(3)6种生产方式条件下,出栏肉羊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均高达80%左右;(4)两种模式条件下,母羊实施“2年3产”和“3年4产”2种繁育体系的经济效益分别是“1年1胎”繁育体系的2.01倍、1.71倍和3.21倍、2.71倍;(5)3种繁育体系条件下,“肥羔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是“羯羊生产模式”的1.87倍、1.18倍和1.17倍。综合分析表明,采用具有更高繁殖效率的密集繁育体系并按照“肥羔生产模式”组织生产,是提高绒山羊养殖经济效益的最佳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