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12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且有50万死于该病。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00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发表了1988到1992年的调查报告,我国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上海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当地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人们对各期乳腺癌许多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以及乳腺癌生物学性的不断认识,其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往单纯局部治疗转入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时代。研究资料提示,雌激素是乳腺癌重要的有丝分裂刺激剂,它的这种促分裂作用通过乳腺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介导,ERα阳性成为乳腺癌患者抗雌激素治疗即内分泌治疗的依据。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人对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好于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但是有1/3以上的乳腺癌病人在诊断出乳腺癌的时候,其雌激素受体-α(ER-α)为阴性,还有一部分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ER-α转阴性。此类病人不适合行内分泌治疗,预后也较差。最近的研究表明,DNMT1和HDAC分别为甲基化和乙酰化介导的导致ERα基因沉默的关键调节剂。由于DNMT1和HDAC的作用,使DNA甲基化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导致DNA沉默,造成了部分乳腺癌患者的ERα表达缺失。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基因有序的转录调控是机体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前提,如果基因转录调控功能紊乱,细胞可以发生癌变。HDAC抑制剂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HDAC,阻断由于HDAC募集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基因表达受抑,从而治疗癌症。目的:1.在mRNA水平研究乳腺癌和乳腺纤维瘤中ERα的表达,及与其他临床因素的关系。2.观察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中ER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3.观察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调亡的影响。方法:1.抽取组织总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7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ERαmRNA的表达,分析其关系。2.以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1.0umol/LMS-275作用于细胞48小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用药前后乳腺癌细胞中ERα表达水平的变化3.以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设定非药物处理组和MS-275不同的浓度梯度作用于细胞,进行MTT试验,并得出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并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以1.0umol/LMS-275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两种乳腺癌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1.乳腺癌癌组织ERαmRNA(与内参比值)为0.60±0.44,较乳腺纤维瘤组织的0.26±0.16明显降低(P<0.05);但是ERαmRNA在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两种组织中的总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ERα的表达率与月经及年龄情况无关,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在1.0umol/L浓度MS-275作用48小时后,MDA—MB—231恢复表达ERα,非雌激素受体依赖的MDA—MB—231,未用药物干预之前不表达ER—α,药物处理后ER—α出现表达,其表达的平均水平为0.32±0.11,p<0.05。MCF—7未经药物干预时表达ERα平均表达水平0.52±0.44,药物处理后平均表达水平0.76±0.53,较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明显升高(p<0.05)。3.MS-275显著抑制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MTT检测结果显示,MS-275对细胞的抑制率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呈明显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S-275作为抗肿瘤药物,影响细胞的增殖—可以使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停滞在G1/S期和G2/M期,和阴性对照组及DMSO(MS-275的溶媒)组,细胞调亡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诱导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恢复表达ERα。2.MS—275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非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产生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