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脂代谢紊乱所致胰岛素抵抗(IR)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病理基础。然而,在临床中均是通过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来了解体内糖脂代谢情况,但机体一天中多数时间是处于餐后状态。目前,临床工作中对空腹血脂水平的研究较多,对餐后血脂波动的临床意义研究较少。目的:通过高脂餐试验,研究餐后血脂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6的变化,以便发现早期防治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新途径。方法:于我院门诊招募志愿者,年龄在25-65岁,排除有明确影响脂代谢的疾病。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58人,糖调节受损组(IGR)60人,2型糖尿病组(T2DM)62人。所有受试者普通饮食洗脱一周,于清晨空腹进食高脂餐(总热量1500kcal,脂肪6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20%),10min内进食完毕,10h内不再进食任何食物,可以自由饮用白水,不准饮用茶水、饮料等,禁止吸烟和剧烈运动。分别于高脂餐前及餐后2h、4h、6h、8h、10h采集肘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FFA、TNF-α和IL-6采用试剂盒法检测,其余糖脂代谢指标均在我院化验室完成检测。实验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三组间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体重、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均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间空腹的TC、LDL-C、Apo B相比,均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空腹的HDL-C、Apo A1相比,均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下降趋势,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空腹的TG、FFA相比,均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空腹的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均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三组的TG水平在进食高脂餐后均上升,达峰时间分别在餐后4h、6h、6h,只有NGT组在餐后10h的TG水平更接近空腹水平,IGR组和T2DM组在餐后10h的TG水平明显高于空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为三组人群进食高脂餐后,TG水平在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F=69.188,P<0.01);组间有显著差异(F=6.118,P<0.01);时间和组间无交互作用(F=1.873,P=0.079)。3.三组的FFA水平在进食高脂餐后均升高,达峰时间分别在餐后6h、8h、8h,至餐后10h仍高于空腹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为三组人群进食高脂餐后,FFA水平在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F=20.107,P<0.01);三组间FFA水平有显著差异(F=6.963,P<0.01);时间和组间无交互作用(F=1.527,P=0.157)。4.三组的空腹TNF-α水平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食高脂餐后,三组TNF-α水平均上升,NGT组直到餐后10h才高于空腹水平(P<0.01),IGR组和T2DM组在餐后4h已高于空腹水平(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为三组人群进食高脂餐后,TNF-α水平在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F=107.422,P<0.01);三组间TNF-α水平有显著差异(F=69.76,P<0.01);时间和组间有交互作用(F=14.402,P<0.01)。5.三组的空腹IL-6水平随糖耐量受损程度呈上升趋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进食高脂餐后,三组IL-6水平均上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为三组人群进食高脂餐后,IL-6水平在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F=257.879,P<0.01);三组间IL-6水平有显著差异(F=383.906,P<0.01);时间和组间有交互作用(F=17.801,P<0.01)。结论:1.不同糖耐量人群高脂餐试验表明在糖尿病前期不但存在糖耐量的减低,同时也存在脂肪酸耐量的减低。2.糖耐量减低人群高脂餐后血脂变化的特点是餐后TG和FFA峰值较高,峰值出现延迟。3.糖耐量减低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高脂餐后的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