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是我国重要的作物野生资源。为了开展普通野生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以测序粳稻日本晴(O.sativaL.subsp,japonica)为受体和轮回亲本,以两份多态性较好、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DP15和DP30为供体,通过连续回交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构建普通野生稻单片段替换系群体(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用覆盖水稻全基因组的563对SSR引物检测供体(DPI5和DP30)和受体(日本晴),从中挑选出212对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引物跟踪供体的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在BC3FI代分别获得了79个和82个替换片段,这些片段基本上能相互重叠并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其中1号染色体含有的替换片段数最多,共为18个,10号染色体含有的替换片段数最少,共为10个。这161个替换片段中最长的为140.35cM,最短的为8.6cM,平均长55.3cM,总替换长度为8904.07cM,是水稻整个染色体组长度的4倍多,总覆盖长度为1732.06cM,覆盖野生稻全基因组达98.89%。随机选取其中的12个替换片段株系用96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其遗传背景,发现供体DNA残留率在2.0-15.6%之间。本研究将继续通过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最终获得一整套覆盖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组的SSSL库。这样的SSSL库可以作为一个较高层次的材料平台,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分化研究和普通野生稻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遗传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育种实践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