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教会书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教会书院问题,目的是为了展现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的教会书院的发展过程,分析教会书院在经历众多变革、面临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矛盾时,怎么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一开始就有,一直到结束。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教会书院又具有了西方学校本身的特质,这种特质遭遇到东方的气质时,是妥协退让还是融为一体,这也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分为五章,分章讨论:第一章绪论,主要讲述文章的选题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教会学校概况。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做了交代,对教会学校的产生作了探讨。并列举了早期的教会学校特点,并对教会学校名称和内容上过渡到教会书院作了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中西文化交汇下教会书院的变化。首先展示了教会书院的发展概况,在经历鸦片战争、传教士大会以及书院改制一系列大事件,教会书院呈现出自己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与中西文化冲突密不可分,在这种冲突中,还存在与冲突相反的一面,即文化融合。教会书院在冲突和融合中不断成长,冲突中有融合,融合的同时有冲突,然而融合是主要的,这表现在教会书院有意无意中不断适应着中国文化,这种适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第四章主要分析教会书院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产物,一种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本身具有的西方特质,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汇下的它的特点,主要从课程设置、办学特色与经费来源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则从一个更为宽广的面来探讨教会书院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书院以及最普遍的中国民众。余论则对教会书院的结束作了一个简略的概括与总结。笔者基于前人的成果,在以上五章中,主要对以下三方面研究作了新的尝试:一、笔者将教会书院定位为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学机构,它的建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且它的建立和早期教会学校有很大的关系。二、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教会书院和中国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融合是主要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教会书院不断的适应中国文化,它不断的进行调整,发生了各种改变,透过教会书院,中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三、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教会书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样深远,主要表现在与本文主题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书院和中国民众方面,受教会书院影响,传统书院进行了自身的改革,而中国民众,自下而上,对于教会书院,态度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其他文献
<正>由四川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中国乐器协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6家单位联合承担的《民族低音拉弦乐
对中国亚洲象的历史性南移、分布现状、亚洲象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因人象生境之争而形成的日益严重的人象冲突、亚洲象的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亚洲象保护的
<正>今年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川音高等教育研究所发起的"四川音乐学院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3月31日由中共四川音乐
艺术院校在参与文化产业活动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因此,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其区域影响力,努力培养各类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设
<正>由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并联合八所高校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毕业歌》总决赛于2012年6月8日晚在央视星光演播大厅落下帷幕。四川音乐学院凭借独特的创意、实
路易斯·康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了思考,光辉而神秘。在对古罗马的建筑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他在晚年发现了如何把罗马的废墟转化成现代建筑。路易斯·康在萨尔克
<正>秋之韵一成都当代音乐节"(2012)于10月14日至18日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来自荷兰、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美国和香港中乐团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与四川的音乐
针对云南重大森林害虫—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产业化关键问题,探讨该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和相关的各项生产参数,以及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与之对
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综合运输的骨干,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其建设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关键的科学技术。而且不断发展成熟的单片机技术,使得单片机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得到大量的应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