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元古代末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多次全球性冰川事件。强烈的冰川作用甚至延伸至赤道附近,使整个地球被冰雪覆盖,形成“雪球地球”。冰川时期强烈的寒冷气候和冰期后的异常温暖形成巨大反差。前人研究认为该时期存在Sturtian和 Marinoan 两次全球性冰期,但最新的观点提出,新元古代可能存在四期冰期,从老到新依次为Kaigas,Stutian,Marinoan和Gaskiers冰期。通常认为新元古代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基本记录在同时期海洋里,继而保存在海相沉积岩中。由于化学蚀变指数可以反映古气候的变化特征,而泥、页岩粒度上的均一性、沉积期后的不渗透性和较高的微量元素丰度等特点,最适合用来追溯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判别构造背景,并为恢复古气候环境提供可靠依据。据此本文对新疆塔里木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地层进行化学蚀变指数研究,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并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地层进行了对比。
本次研究系统采集了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地层的细碎屑岩样品。化学蚀变指数研究表明,贝义西组、阿勒通沟组中下部、特瑞爱肯组和汉格尔乔克组都表现出较低的CIA值,反映了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而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顶部、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CIA值,反映其为温暖气候环境下的沉积。根据CIA值的变化情况,推测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出现四次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变化现象,可代表四次冰期事件。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阿勒通沟组的CIA值从中下部的48-61,至顶部突变为69-71,反映气候环境由寒冷向温暖转化,可作为一期独立的冰期。
本文的研究成果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