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选择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应对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经济关注的焦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央行所关注的重点。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的分析工具从传统的VAR或协整模型向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转变。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宏观和微观完美的结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并且成为目前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主流工具。因此,本文运用DSGE模型,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改进传统混合型规则的构建方式,构建了一个具有选择性特征的混合型规则的DSGE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静态参数使用校准法进行校准,动态参数使用贝叶斯估计法进行估计。其次,利用脉冲响应和社会福利损失对比分析了数量型规则、价格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的有效性。然后,模拟不同稳态均衡利率水平下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情况。最后,对比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数量型规则、价格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的政策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模型参数的估计来看,通过改进混合型规则模型,估计出价格型规则的权重为0.3912,说明目前我国央行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货币政策规则的使用更多的是数量型规则,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本文所构建的混合型规则模型相比较于传统混合型规则的构建更合理。因此,货币政策规则的转型是我国货币当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社会福利的对比可知,相比较于数量型规则和价格型规则,混合型规则更有效,因此,混合型规则比数量型规则和价格型规则能够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改善社会福利的效果更明显。模拟不同稳态均衡利率水平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外部冲击下,随着稳态均衡利率水平的提升,产出、通胀、投资、消费、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初始效应不断减小,回到稳态水平的周期更短。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随着稳态均衡利率水平的提升,外部冲击对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力不断降低。从社会福利损失来看,随着稳态均衡利率水平的上升,社会福利损失不断减小。通过对比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社会福利损失的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地熨平宏观经济的波动,减小社会福利的损失。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数量型规则、价格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有效性的对比。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社会福利损失的比较来看,应对技术冲击、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在不同稳态均衡利率水平下,混合型规则对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和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能力大于数量型规则和价格型规则,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混合型规则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