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偿还时所用到的金额。它是一种新兴的计量方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它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相关的信息,所以受到国内外准则制定机构的极力推崇,如今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学术角度来看,从诞生至今,公允价值就一直是会计学术界中饱受争议的研究对象,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使它成为大家所热议的焦点,学术界有关它的研究再一次被抬上高潮。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较国际上而言相对较晚,直到1998年才真正意义上在实务界加以应用。而在此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先后经历了引入、回避和再引入三个此起彼伏的阶段,这样的发展历程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很好的契机,也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可谓是历史悠久,被认为是最古老且最普遍的会计计价原则。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一样,同样是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但相对于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反映而言,会计稳健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实务中的不确定性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高估资产和收入,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也就是说,会计稳健性对会计信息的确认和反映是不对称的。也正是由于它这种对收益和损失确认的不对称性,使得会计稳健性成为学术界饱受争议的话题。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顿时将公允价值推上了“审判席”,银行家和经济分析师们纷纷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对此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它具有顺周期效应,而被认为其使用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稳健性。而有关公允价值是否符合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到现在也一直持续着,但却仍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的研究目的便是利用1998-2010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Basu(1997)的反向回归模型及该模型的衍生模型,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是否存在以及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问题。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②分析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③说明本文的论文结构;④归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本章依次对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以及两者之间相关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并通过以上方面的综述,来展示国内外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研究的现状,以及展望两者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析。首先从定义、发展历程和经济后果等多个角度探讨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然后对稳健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接着从二者共同的动因——不确定性出发,明确两者对不确定性情况的不同反应。第四章: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关系的理论研究。本章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两者的一致性、矛盾性。第五章:研究设计。本章分为三个部分:①提出了三点假设:假设1: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总体上存在着会计稳健性;假设2:公允价值运用的不同阶段的会计稳健性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假设3: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会使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下降。②建立研究模型:本文主要借助的是Basu (1997)的模型以及该模型的衍生模型来完成假设的检验。③样本及样本的处理。本文采用的是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998-2010年的财务和市场数据,且这些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则应用Excel2007、Spass17和Stata10等统计软件来完成。第六章:实证结果分析。在完成假设提出、模型建立和数据搜集及处理之后,笔者分别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三个假设进行检验:①对假设1的检验:分别用描述性统计和总体样本总体回归的方式来进行;②对假设2的检验:采用分年回归、分期回归和混合模型回归三种方式进行;③对假设3的检验:采用模型(3)和模型(4)来加以检验。第七章:根据前文的规范和实证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并总结出本文的研究局限。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总体上存在着会计稳健性;②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在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引入阶段(1998-2000年)的稳健性不够明显;回避阶段(2001-2006年)除2006年数据不够齐全表现极端外,其他各年份具备显著的稳健性;再引入阶(2007-2010年)存在会计稳健性,但较回避阶段有所降低。此外,在对假设3进行验证中,我们发现,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上市公司比不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表现出的没有更加显著的稳健性表现,而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规模与会计稳健性不成显著负相关,所以得到了公允价值的应用不会必然导致会计稳健性下降的结论。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笔者还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例如规范公允价值实施细则、把握稳健性使用中的“度”、加强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监管以及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职业素质等。另外,笔者还在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局限性,明确了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我国学术界对公允价值和稳健性各自的研究很多,但是将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结合起来并探讨二者关系的研究却较少。在现有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中,有些只有理论探讨而缺乏实证的经验依据,有经验依据的却因数据的不完善而缺乏说服力。笔者认为,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研究领域的创新。在以往的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人们对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各自的研究已有很多,各界学者各抒己见,实现了公允价值及会计稳健性相关研究的拓展与丰富。但是,将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结合起来的研究还是近两年才开始的,其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借助知名学者的经济模型,将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二者结合起来,并从规范和实证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者的关系问题。(2)研究思路的创新。1998年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界的应用经历了引入、回避和再引入三个此起彼伏的阶段,这样的发展历程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很好的契机,也成为了本文的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经历的三个阶段的会计稳健性会因各阶段公允价值的引入或回避以及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呈现阶段性变化,得到这种结果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问题作铺垫,从而使结果更具说服力。(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采用的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避免了单纯规范研究没有数据结论支撑的缺陷,又避免了单纯实证研究没有理论支撑的不足。这种研究方法的采用,有助于我们得到更加准确、严谨而科学的研究结论。(4)研究数据的更新。本文选取的样本是截至2011年04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而且数据量充足且全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备准确性、代表性和说服力。
其他文献
润滑油系统是汽轮发电机组中非常重要的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润滑油系统在汽轮机中起到润滑、散热、减振的作用,因此
对于大朗变电站建站的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大朗变电站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接线、直流系统、元件保护
本文针对于某工程项目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研究,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闹市区,开挖基坑造成的地层位移影响范围内(1-3倍基坑深度)有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埋设有煤、电、水等管线)和需保护
磁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抗干扰的特点。本文介绍HMC1022/1021磁阻传感器性能特点,以及其在磁三分量测井仪中的应用,包括磁阻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微控制电路及置位/复位电路。HMC1022/1021的应用使磁三分量测井仪具有高精度和实用化的特点。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农村机械应用中的重要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我国农业发展需求相符,该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递、交换、存储等功能,具有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最新数据和调研发现,银行表内开发贷增速继续下降,2016年地产开发贷规模甚至出现4.9%的负增长。表外理财资金输血房地产,则在实际中碰到了“通道难寻”和“非
报纸
委婉语的运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语言现象,自产生以来就有着“润滑”交际的作用,是人们为了在交际过程中以免造成不愉快、冒犯或无礼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委婉
本文章基于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变动情况与沪深300指数型基金同期收益,计算跟踪误差并分析误差波动与特征情况,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变化与情况的原因,从而对我国指数型基金产品的
目的:根据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慢性肝病自然病程,肝硬化失代偿期预后较差,且治疗效果不佳,至今少见系统治疗的长期随访报告,更未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随访文献。本文